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王宁)从省水利厅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26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流域内水土保持质量和功能显著增强。
我省是国家中部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拥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国之重器”,肩负着确保“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特殊使命。近年来,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生转折性变化,但水土流失面积依然较大,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还未完全遏制,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较为艰巨。截至2023年年底,我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9909.97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为83.91%,与2022年相比,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40.46平方公里,减幅2.10%。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根本措施,是山区发展生命线。我省去年出台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共同缔造一批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并提出到2035年建设52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目标。
省水利厅水保处负责人介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村庄和水域周边为重点,通过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在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协同推进流域水系整治、污水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山清水秀、村美民富、人水和谐的美丽乡村。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维护生态安全根本措施。2006年我省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多年来结合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分别在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大别山区和武陵山区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已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