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取舍抉择“立”的韬略和“破”的胆识缺一不可

4月1日,武汉岚图数字化总装车间,一辆岚图追光即将下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周绍东 访谈 嘉宾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立后破强调“立”的先决性

避免一破了之、只破不立

记者:“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我们党对“破”和“立”的关系是如何把握,并传承接续的?

周绍东:立与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事物变革创新的一对辩证关系,蕴含着破立并举、革故鼎新的发展之道。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进程,从来都是把“破”和“立”结合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目的在于打破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反动政权统治,但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着眼日后的执政需要,也开始积极探索国家治理。1931年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党和苏维埃政府启动了制度建设的探索,按照一个完整国家的架构设计政府部门、制订法律规章、实施国家治理,这为人民政权的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来更大范围的执政提供了重要借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破旧立新、改天换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气概、历史担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阶级成分十分复杂。在这个时期,革命方向是朝着社会主义社会迈进,但“破”的步骤不能太快,动作不能太急,“立”也要循序渐进。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我们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并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设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将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破立结合的过程。

1978年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坚持各项基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破除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立破结合的特征鲜明。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是“难啃的骨头”。“先立后破”强调“立”的先决性。“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生动形象的说法,是对先立后破的最好诠释。诸多领域的改革都要避免“一破了之”“只破不立”,要掌握好节奏,控制好风险。比如: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未立先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确保能源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破立结合得怎么样

看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记者: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这对“破”和“立”提出怎样的要求?

周绍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改革注重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破”不是改弦更张、改旗易帜,“立”也不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破”和“立”都要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来推进,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到位。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取舍抉择,“立”的韬略和创造,“破”的勇气和胆识,缺一不可。

“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之一,蕴含着破与立的辩证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意味着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些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必须坚决坚定守住、立住。而面对新时代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正是要以改革之力、创新之举,破除阻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思想观念束缚,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人民呼声。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把握政策调整和推进改革的时度效

记者:此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如何理解把“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放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个原则中来强调?

周绍东: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改革方法,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

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认识和结论。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方面的制度日益健全、不断完善,治国理政的制度化水平明显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制度是由宪法、法律、党章、党规以及其他方式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稳定性的规范体系,是在不同范围不同层面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运作程序、办事规程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这里面,就有“破”和“立”的问题要处理。

《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运用好科学的改革方法,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把握政策调整和推进改革的时度效,才能使改革的力度、速度与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更好统一起来,避免改革中出现风险矛盾叠加的状况。

三个“更好相适应”彼此关联

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遵循

记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立什么?破什么?

周绍东:细读《决定》全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这部分,强调“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这里需要注意三对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要处理好这三对关系。立什么?破什么?从这三对关系可见。总体上看,就是要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立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破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破阻碍社会发展的治理层面的问题。

三个“更好相适应”彼此关联,不仅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遵循,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与丰富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持续涌流的堵点卡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智能化转型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持续推动生产资料与劳动组织方式变化更新。这要求我们顺应科技浪潮,继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抓住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支持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推动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和发展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体系、文化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体制安排。历经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制度建设与改革,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框架的制度体系日益成熟。同时,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规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既要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又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革除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推动国家治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就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国家治理体系优化带动社会有机体发展,让改革成果服务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党的意志、宗旨、路线、初心和使命贯彻到社会有机体建设的各个方面,让制度优势更充分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治理效能更扎实地落地为民生成果。

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记者:《决定》指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十二字方针。如何更好处理“破”和“立”,从而更好推进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

周绍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尤为凸显。《决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和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外部需求稳步提升。但总的来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了困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一是要在“立”上下功夫,建立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在“破”上做文章,破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把“立”和“破”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坚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发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双引擎”。通过立信心、立就业、立创新,以统一的制度规范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以统一的规制措施破除市场垄断行为,以统一的流通网络破除要素流动障碍,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改革要“服水土”

画好工笔画,才能直抵民心

记者:从现实层面看,要改出成效,改得人民群众满意,需要注意什么?警惕什么?

周绍东:从现实来看,过去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有的盲目地“破”,冲动地“立”,一心只想造声势、抓眼球、出成绩,要么违背规律、乱定目标,要么急功近利、蛮干快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是政绩观出了问题。

改革要遵循发展规律。改革也要“服水土”,不能不懂规律,不懂内在工作机制,不分类别、不分地域、不分情况照搬照抄。比如,有的地方发展文旅,不管有无特色,反正硬挖特色,建千篇一律的人造景点、网红景点,建功能重复的特色小镇等等。有的在改革上盲目冒进,不顾地区差异、发展差异,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机械地搞拿来主义,在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品上搞一哄而上,造成群众不满意、改革水土不服。

改革要画好工笔画。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改革开放走过40多年,必然是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进行增量改革、深化改革和更广范围的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相比大写意,更需要工笔画,需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让改革的成色更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整理)

--> 2024-08-2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5628.html 1 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取舍抉择“立”的韬略和“破”的胆识缺一不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