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水还是那库清水,曾经的食物链“顶流”却几近消失

漳河水库的鳡鱼去哪儿了

今年3月5日,工作人员将4000多尾鳡鱼鱼苗投放进漳河水库。

增殖放流前,工作人员查看鱼苗大小以及活力。

美丽的漳河水库。 (本栏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漳河水库水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湖北最大省管水库。近年来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一类标准。

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库区广泛分布、位于水库食物链顶端的鳡鱼,本世纪以来数量大幅减少。漳河工程管理局近年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显示,漳河现有水生生物400多种,其中鱼类73种,生物多样性比较完整,但鳡鱼几近消失。为维护生态平衡,今年3月,漳河工程管理局举行建库58年来首次增殖放流鳡鱼活动。

漳河水库的鳡鱼去哪儿了?8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就此展开了探访。

库区“水老虎”几近消失

8月15日,漳河渔政站副站长周志国和同事一起在漳河水库鸡公尖水域巡查,防止违法垂钓,并追踪今年增殖放流的鳡鱼生长情况。

“这些宝贝被捕一条就少一条,一定要保护好。”周志国说。

周志国口中的“宝贝”——鳡鱼,原是漳河水库的本土鱼类,因其繁殖能力强,曾在库区广泛分布。

漳河工程管理局水产公司负责人余冲介绍,长期在漳河工程管理局工作的父亲曾告诉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库区鳡鱼数量很多,因库底地形复杂,当时本地渔民缺乏捕捞工具和技术,曾请山东的捕捞队来帮忙。

“近10年从未发现鳡鱼的影子。”漳河渔政站站长张松表示,2014年以来,无论是日常库区渔政执法,还是周边市场交易,都未发现鳡鱼,也未听说周边渔民捕捞到鳡鱼。

紧临漳河水库居住的渔民黄朝元介绍,1998年前后,库区大的鳡鱼重达百斤。但2014年后,很少有渔民发现或捕捞到鳡鱼。

鳡鱼数量锐减,也反映在其食物链下游鱼类数量变化上。余冲介绍,鳡鱼生性凶猛,喜欢捕食蒙古鲌、翘嘴鲌、红尾等肉食性鱼类,堪称“水老虎”。因鳡鱼数量锐减,鲌鱼、红尾近年来大幅增加,成为优势种群。黄朝元介绍,以前库区有鳡鱼,红尾、鲌鱼数量受到抑制,现在库区红尾成群,有时一亩大小的水面,聚集的红尾就有上千斤。

鲌鱼成为优势种群后,食物链下游被捕食的小型鱼类数量锐减,银鱼就是其中之一。余冲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漳河水库银鱼很多,2000年后逐渐减少。《漳河水库志》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漳河水库银鱼产量呈下降趋势,最高时达18.43万吨,2006年仅4.4万吨。2010年到2012年,漳河工程管理局水产公司曾就库区银鱼数量进行调查,在不同水域,用拖网、粘网等工具,捕捞到的银鱼都很少。

洄游通道受阻是主因

曾在库区大量存在的鳡鱼,为何几近消失?

周志国表示,根据自己长期在库区工作的经验判断,这与水文条件有关。鳡鱼必须在流水中产卵,水要有较高的流速,且持续一段时间。然而,漳河水库地处旱包子地区,库区及上游河段,只在1996年、1998年发生过持续时间较长的涨水过程,大水之后,库区鳡鱼数量有所增加。近一二十年来,漳河水库未发生持续时间长的涨水过程。鳡鱼产卵需要洄游通道,漳河水库上游有河道100多公里但较窄,并不适合大型鱼类生存繁殖。

捕捞也是原因之一。张松表示,漳河水库修建后,因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有渔民。高峰期,库区渔民多达2000多户,目前库区持证渔民还有158户300多人,捕捞也直接影响鳡鱼种群数量。

张松表示,鳡鱼几近消失还与其生活习性相关。鳡鱼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摄食量大,又因在库区处于水生食物链的顶端,养成了什么都吃、从不忌口的捕食习惯,容易受诱饵吸引从而被捕捞。

渔政和渔民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记者请教了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他表示,鳡鱼是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鱼卵需在水中漂流200—300公里才能孵化,并逐渐具有自由游泳能力,然后形成鱼苗。漳河水库大坝建设前,漳河水库库区河道与长江连通,具备鳡鱼繁殖条件。漳河水库大坝建设后,库区鳡鱼所产鱼卵因没有足够的漂流距离难以存活,库区下游鳡鱼洄游通道受阻,难以进入库区。因此,库区鳡鱼难以有新的繁殖性补充,这是漳河鳡鱼几近消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干旱造成库区水量减少、曾经过度捕捞等,都对鳡鱼的生存造成影响。

58年来首次增殖放流鳡鱼

今年3月5日,漳河工程管理局2024年首场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漳河水库举行。

现场,在渔政巡护员、库区渔民、志愿者的共同见证下,4000多尾鳡鱼鱼苗被一桶桶投放进水库。这是漳河水库1966年建成以来首次增殖放流鳡鱼。

此批鱼苗是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局下属漳河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花11万元从安徽购回,八两至一斤大小,全部被增殖放流到利于鳡鱼扩散生长、方便监管的漳河水库中央鸡公尖水域。

湖北漳河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经理张圣波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旨在有效补充和恢复库区鳡鱼资源,维护库区生态平衡,恢复渔业资源。

为保护好新增殖放流的鳡鱼,防止垂钓捕捞,漳河渔政提前广泛宣传,并将库区渔民吸纳为护鱼员,捕捞到鳡鱼及时报告放生。渔政部门也常态化巡查,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并联合护鱼员跟踪鳡鱼生长情况。

周志国介绍,根据跟踪观察,目前增殖放流的鳡鱼,大的已有4斤重,小的2斤重,后期将根据此批鳡鱼的生长情况和库区生态平衡的需要,决定是否再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解决库区生物链失衡的唯一办法。”刘焕章表示,鳡鱼在国内的分布区域很广,漳河水库的鳡鱼几近消失,对鳡鱼的种群保护影响不大,但对库区这片小流域的生态系统还是有影响,会导致不稳定。因此,在库区增殖放流鳡鱼非常必要。同时,要科学评估库区鳡鱼承载量来确定增殖放流的数量,鳡鱼长得快、体型大,特别要从长期视角考虑鳡鱼的捕食量,进而确定投放量。在难以准确评估的情况下,可以先投放一些试试看,跟踪观察,再逐年投放。

--> 2024-08-22 水还是那库清水,曾经的食物链“顶流”却几近消失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5580.html 1 漳河水库的鳡鱼去哪儿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