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密密麻麻的招工牌变少了

——湖北纺织供应链观察之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丽琼 实习生 王家颖

重访湖北服装产业聚集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现,曾经随处可见的招工牌难觅踪影。

一张桌子、一个负责人、一块醒目的招工牌……2023年初,记者调研时看到,“三件套”是各服装厂门前的标配。

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是供应链上的关键要素。由于“85后”“90后”在这一行业的从业意愿不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长期困扰着湖北服装厂的老板们。

密密麻麻的招工牌,缘何变少了?

园区成立人力资源部,免费为企招工

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何知涛迅速拿起听筒自报身份:“你好,这里是毛嘴镇服装产业园招聘服务热线,要找工作吗?”

挂断电话打开手机微信,他通过了数十个好友申请。“都是有务工需求的。”何知涛说。

毛嘴镇是“中国女裤名镇”,全国每卖3条休闲女裤,就有1条产自这里。何知涛是毛嘴镇服装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也是新上任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园区的用工情况,他“门儿清”:产业园共有各类企业387家,吸纳产业工人2.6万余人,一半左右是本地人,工人的年均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

“为什么服装厂门口看不到招工牌了?”记者问。

何知涛递来一份招工小册子:“说明服装厂眼下不缺人,招工组合拳起作用了。”

用工短缺、流动性强、青黄不接……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力缺乏的窘境,也曾困扰着毛嘴的企业。

何知涛说,人手最紧缺的时候,产业园的用工缺口达到10%。工人断层也很明显,“70后”“80后”从业者占比近六成,愿意从事服装行业的“90后”“00后”越来越少。每到旺季,四处找工人就成了服装企业老板们的头等大事。

为让企业安心生产,毛嘴镇服装产业园创新组建人力资源部,多措并举免费为企业招工。

第一步是练好内功。招工册子上,毛嘴镇花园式的工厂、酒店式的生活区、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令人垂涎的夜宵美食极具诱惑力。

第二步是转变思维。旺季难招人,就闲时做储备;省内招不到人,就到外省去招;招不到熟练工人,就招学徒工。

“这批学徒工来了一个月,适应得还不错。”8月15日,湖北杰克智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志刚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拓展产能急需工人,园区人力资源部得知需求后,很快就赴外省招来58名中职毕业生当学徒。再过2个月通过考核,公司会跟他们签订劳务合同,和熟练工同工同酬。

目前,该产业园已与四川凉山雷波县、新疆墨玉县人社部门签订人才输送框架协议。

“毛嘴的生活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愁留不住人。”何知涛信心十足。

有“超级替补”,不用再给小组长送礼了

缝纫台上,一根操纵杆“牵着”制衣模板自如游走,仿佛老裁缝熟练的双手。依照图纸,电脑指挥着缝纫机“哒哒哒”踩在模板上。不到1分钟,作品完成。工人翻开模板,取出刚缝完的两张羽绒服衣片,叠放于上一套衣片上。衣片已有厚厚一摞,张张如同复印。

“这些智能缝纫机的‘师傅’可都是老裁缝!”在潜江佳兴服饰龙湾厂区的智能化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李峰告诉记者,只要把资深裁缝师傅设计好的图样输入系统,这些“徒弟”就能依葫芦画瓢,又快又好。

成立14年的佳兴服饰是潜江纺织服装龙头企业,有45条成熟生产线,年生产能力600万件。

李峰指着一件绿色亲子羽绒服说:“这是一个爆款,公司目前接到150万件订单,加班加点生产才能确保10月准时交货。如果哪条生产线因为缺人而停摆,订单就会受到影响。”

与一些地方单件计酬的模式不同,湖北纺织服装企业多采取流水线生产模式,以保证服装品质。然而,服装行业零工多、流动性强的用工特点暗藏风险:一个小组长就可能带走一条生产线;一旦某个环节缺失了“螺丝钉”,整条生产线便可能陷入停滞。“为稳住生产线,给小组长送礼是常事。”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老板告诉记者。

机器换人是降低风险、维持产能稳定的重要一步。李峰介绍,同样的产量,智能车间比人工流水线少用30%的工人。

培养“超级替补”是降低风险的关键一环。在佳兴服饰,有一个由10人组成的“多能工组”。流水线上的十几个工序,他们都驾轻就熟。哪个岗位上的工人没来,他们就能立刻替补上阵。

“今年以来,生产线没有因为缺人导致停产。”李峰说。

--> 2024-08-20 ——湖北纺织供应链观察之二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5191.html 1 密密麻麻的招工牌变少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