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刘静怡 实习生 汪达
8月12日,国家级应急排涝基地——武汉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汤逊湖停保场内,数十台应急排涝设备车停放有序。其中,不乏5000立方米/小时大流量排水抢险车、3000立方米/小时子母式排水抢险车等排水“超级”装备。
6月底以来,为应对强降雨,在建的武汉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提前投入使用,数十台车辆先后赶赴湖南省华容县,武汉周边多市以及市内各区,支援排涝抢险值守任务,发挥了华中地区排涝抢险“定海神针”的作用。
救援区域辐射湖北、湖南、江西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排涝应急能力建设,现有排涝应急人员约600人,各类应急抽排设备337台,应急抽排能力29.7万立方米/小时,排涝应急力量初具规模。
2023年6月,住建部在调研湖北武汉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时指出,武汉市要进一步加强排水防涝应急能力建设,打造国家级的城市排涝应急中心。武汉市水务局随即启动国家排水防涝应急救援基地(武汉)建设,谋划并实施了武汉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项目设计总移动抽排能力达40万立方米/小时。
在全国范围内,国家级应急排涝基地共有8个,分别布局在广州、昆明、成都、武汉、西安等地。位于武汉的华中应急排涝基地,救援区域辐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
项目建设运维方武汉城投水务集团流域治理公司副总经理王朝介绍,武汉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设置汤逊湖、后湖两处停保场,两处停保场共计停放车辆103台,其余152台车辆停入武汉15个区水务局停车场停放。今年5月,项目启动建设,6月底完成停保场停车位建设任务,目前两处停保场的运维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全部完成建设。
移动排涝抢险能力国内领先
汤逊湖泵站停保场内,有数辆5000立方米/小时大流量排水抢险车,这是目前湖北省内最大的排涝车辆。
王朝介绍,武汉市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配备了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子母式排水抢险车、高空式排水抢险车、高扬程排水抢险车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设备型号新、品类齐、数量多,移动排涝抢险能力国内领先。”
其中,5000立方米/小时大流量排水抢险车仅由1个单泵组成,排水量大、排水能力强,是国内最顶尖的龙吸水车辆,项目共配备20台,其中数台已在华容、荆州和咸宁等地大展神威。
3000立方米/小时子母式排水抢险车装配水下机器人,具有水下摄影、水下抽排、电子操控等特点。在襄阳应急排涝任务中,车辆在涵洞处迅速抽排,效果明显,发挥了其进出地下通道、涵洞等地下空间的功能优势。
进一步增强武汉城市“韧性”
7月13日,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指令,项目组织10辆3000立方米/小时移动排涝车辆赶赴湖南省华容县执行洞庭湖排涝抢险任务,以每小时3万立方米的抽排速度连续抽排12天,共计抽排水约760万立方米,相当于抽去约十分之一个东湖的水量,圆满完成抢险抽排任务。
今年防汛期间,该项目还出动16车次赶赴荆州、咸宁、黄石、阳新、老河口等地执行应急排涝抢险任务,出动40车次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汉阳、武昌、黄陂、经开等地执行排涝值守任务。截至目前,仍有50辆排涝车辆在湖北省内及武汉市各区进行排涝值守。
“项目战备执勤力量可在1小时内完成出动准备,省内6小时内到达,辐射范围内跨省任务12小时内响应到达。”王朝介绍,除了在极端降雨时作为应急排涝主力,在极寒天气到来或其他因素造成市内供水水管破裂导致路面渍水时,项目应急排涝车辆也将起到极大作用,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城市“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