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1日

离别在七夕的巴黎

本报记者在巴黎圣母院留影。 (湖北日报通讯员 李铭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明玉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1时47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有我省吴智强参加的中国接力队最终获得第7名,至此,13名湖北健儿结束了本届奥运会征程。我的首次奥运报道之旅也进入了尾声,七夕的巴黎,离别在即。

20天来马不停蹄地奔忙,我在赛场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自信与勇气、突破与超越,其中,湖北健儿的梦想与担当想必也会让世界为之侧目吧。

在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罗兰·加洛斯网球公园,郑钦文跑动中挥出了一拍又一拍,打出了山高我为峰的中国自信和永不言放弃的中华体育精神。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罗兰·加洛斯上空,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骄傲。

巴黎水上运动中心是我去过最多的奥运场馆,湖北健儿在这里收获了2金1银1铜。男子3米板颁奖仪式之后,我向王宗源提起了四年后的洛杉矶之约,他的坚定回应让在场媒体由衷赞叹,要的就是这个劲。

奥运赛场不乏意外,当意外中带着无限惊喜,当中国男子混合泳接力队以打破美国40年垄断的方式霸气夺冠,我振奋地打给国内编辑部的报捷电话,换来当晚的紧急重新组版和领先全省奥运报道的头版头条,这一刻,奥运突破与抢出第一手新闻的双向奔赴,真美。

颁奖后,我在中国队休息区看到了接第三棒的孙佳俊。他掩饰不住的疲惫和乏力感,他宁肯不换气也要追上对手、为潘展乐抢出逆转时间的勇毅精神,在那一刻交叠重合。

以1厘米之差止步女子跳远资格赛后,20岁的熊诗麒泪流满面,我告诉她,记住这1厘米,四年后的洛杉矶还在等着你。

洛杉矶,是中国奥运史的起点,四年后的熊诗麒,能在前辈们突破的故地上,跳出那一大步吗?

筑梦、逐梦、圆梦,对熊诗麒和所有奋斗者,又何尝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呢。

巴黎的夏夜,晚上10点太阳才落山,加上有24小时巡逻的警察和军事小队,一切都还让人放心。尽管如此,我还是坐了一回警察叔叔的警车。孙佳俊男子混接决赛当晚,为抢时间我上了出租车,司机懂英语,导航目的地是拉德芳斯游泳馆。可快要抵达时,我俩都迷失了方向,司机先鼓捣手机,后询问路人,把我拉到了一个明显不像是比赛场馆的地方,下车之后转头看到了一辆警车,热情的警察叔叔立马邀请我上车,并以最快速度赶到了游泳馆,帮助我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采访。也许,很多年以后,我都会想起这一晚奇妙又温暖的经历。

说来惭愧,同事给我的专栏冠名“小马车逛大巴黎”,实在是有负于“车”这个定义。巴黎的共享单车远不如国内方便,先要下载APP,再注册、登录,还要交300欧元的押金才能解锁。“退押金可难了。”小伙伴的劝说让我彻底放弃了骑车的主意。算了,地铁加双腿,去哪都健美。

巴黎之美,之慵懒随性,不再赘述。一到傍晚,几乎每条路的临街餐厅、小酒馆都坐满了聊闲天的当地人。每当结束采访路过他们时,都有一种想加入其中的冲动,我一个勤劳的中国人快要被巴黎人带跑偏了,不由自主地说出了他们的口头禅,“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 2024-08-1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4295.html 1 离别在七夕的巴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