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湖北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要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通过科技赋能,使传统产业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启动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突出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要支持数智技术改造,加快绿色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机制,持续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引领“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梯次培育发展体系。
未来产业是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瞻性布局,积极探究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深度协同的未来产业“科学预见—探索科技前沿—创新赋能—投资孵化—产业落地—收益回报”良性循环建设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进创新性、深层次、系统性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完善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企业成长生命周期,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支持。
(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