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董凤龙 通讯员 尚勇 刘诗诗
随县安居镇是蔬菜大镇,泡泡青、沙湾萝卜等特色蔬菜声名远播,全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余亩,各类蔬菜大棚达3000余个,是有名的“菜篮子”。
曾几何时,安居镇蔬菜种植各自为战,市场渠道单一,成本高、利润低,蔬菜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2022年,安居乡村合作公司成立后,安居镇蔬菜全产业链条逐步成熟。依托乡村合作公司成立的安居蔬菜产业链党委成立1年半后,更是成效初显:安居蔬菜产业链年产值已超2亿元,带动超1.5万名群众致富。
抱团发展打造全产业链
盛夏时节,走进随州市随县安居镇车岗村,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划一。上一季的蔬菜喜获丰收,新一季的种子即将种下,不久后,这里青茄、西红柿等又将满园。
“过去都是单打独斗,规模小,生产经营具有盲目性,蔬菜种植村的集体经济一直相对薄弱,菜农收入较低。”安居镇党委组织委员李小龙说。
为了持续做强蔬菜产业,近年来,安居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探索联村共建。
2022年5月,该镇整合车岗、黄家寨、王家沙湾等6个村的资源,成立第一家片区乡村合作公司——随州福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建设73座冬暖式日光温棚、1座智能玻璃观光采摘温室,主要种植青茄、辣椒、草莓番茄等特色蔬菜。
抱团发展的模式打破了传统体制障碍,随着蔬菜种苗培育技术的成熟、物流体系的完善和电商行业的兴起,安居镇蔬菜全产业链条逐渐成熟。
2023年3月,安居镇依托福农公司组建蔬菜产业链示范区联合党委,进一步凸显集聚效应,做强蔬菜产业。
在综合考虑蔬菜产业相近、地域相连、项目共享、以强带弱等因素,并且不改变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原则下,产业链联合党委串联信贷融资、设施建设、种苗农资、技术服务、运营托管、劳务用工、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
今年,该镇又对全镇蔬菜产业链条进行了梳理,将所有蔬菜种植村、上下游市场主体全部纳入链条。
“蔬菜产业链党委共有9个村级组织、9个镇级单位、3家金融机构、7家农业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以及商会组织,发挥了最大效力。”安居镇镇长吴顺说。
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实惠
“我的28个大棚9月份就可以栽苗了!”这两年,安居青茄走俏、市场旺销。今年5月初,王家沙湾村民赵道富来到安居镇蔬菜产业链党委办公室咨询蔬菜大棚建棚技术,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如今,大棚已经搭建完毕,他准备种植青茄。
目前,产业链共聚集600多名党员,他们在链上加速跑、在提供服务上尽心尽力。链党委聚焦发展难题,先后召开30余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问题40余个;开展专业技能培训20余场,惠及140余家合作社、2000多名从业人员。
“种植规模起来了,我们有了市场定价权,蔬菜大棚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每个棚年创收约15万元,净利润在5万元左右。”车岗村党支部书记刘辉介绍,车岗村入股福农公司,村集体增加了收入,福农公司流转该村420亩土地,老百姓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这里务工,这样,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到了实惠。
如今,安居镇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走出“乡村办公司,集体强实力,群众增收益”的新路子,带动超过1.5万名群众获得租金、薪金、股金等致富金。
一年多来,车岗、黄家寨、王家沙湾等6个村,村均已从福农公司分红50余万元,蔬菜产业链上的9个村,村集体经济年增收都达到15万元以上,陈家湾村打造百亩“泡泡青核心种植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大关。
车岗村村民史贤珍每到茄子采摘季,都会到福农公司务工。“一天能挣80块钱,还可以照顾家里!”她满心欢喜。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
“发展产业也是为了带动老百姓增收,要保护农户的利益。”
“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和生产经营成本,本着联农带农的原则,每亩流转费用定在500元。”
6月12日,一场专题议事会在安居镇蔬菜产业链党委办公室召开,福农公司、车岗村、链党委负责人及农户代表围坐一起,就福农公司扩建大棚的土地流转费用进行商议。
“除了福农园区,我们还有姜家棚、刘家台、和睦畈等大棚基地,蔬菜有青茄、西红柿、泡泡青、萝卜、大蒜等品类。”李小龙说,“链党委整合沙湾萝卜、福农青茄、王楼香葱等地方名优蔬菜资源,共同打响安居蔬菜品牌。”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通过项目招引和培育市场主体等,安居镇在种子、育苗、化肥、农药、钢构、地膜、农机、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环节为全镇蔬菜产业补链和延链,推动蔬菜产业链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宽。
安居镇党委书记王平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资源要素整合力度,围绕市场开拓、品牌宣传、主体培植、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以党建引领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