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海宁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保障了2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7月31日新华社报道)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量补充的补能装置。据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今年“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单日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过去,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经常成为热议话题。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因为充电不便而“趴窝”在路上,还是节假日期间高速充电站经常出现排长队等现象,主要原因都是充电桩不足,影响新能源车的推广。随着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2.72万台充电桩,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已将充电设施布局至所有乡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前,浙江、广东等一些地区正推动建设“五分钟充电圈”,为绿色出行护航。
2023年,国办《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去年3月,中消协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遇到过充电桩损坏或故障情况。充电桩在设备质量、安装、维护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7月24日,充电桩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5年8月1日实施,标志着充电桩行业实施强制性认证迈出了关键一步。不断提高充电服务经济性和便捷性、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性,是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分布、质量、维护等多个维度同时入手,才能为新能源车主提供良好的充电体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基础设施的充电桩,要“数”与“质”比翼齐飞,继续推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