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实习生 彭诗思
炎炎夏日,不少人选择游泳降温消暑。看似平静的水面,有时却暗藏风险。7月25日,本报特邀省应急管理厅教育宣传处三级调研员李伟,甄别溺水及施救常见误区,讲解科学自救和施救方式。
溺水者大多不会发出呼救
很多人认为,溺水者会用力扑腾或大声呼救,可事实上,溺水后人往往会失去意识,无法做到有效呼救。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呼救,更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至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如何辨别身边的危险?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上去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救援时间。特别要提醒的是,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要立刻去看看怎么回事。儿童体力不如大人,溺水后不会像影视剧演的那样疯狂拍打水面或挣扎,看似“趴”或“站”在水中发愣,却很有可能已经呛水到半失去意识,此时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请求协助。
戴着游泳圈也可能溺水
有人认为,自己会游泳或者戴上了游泳圈,就不会发生溺水。事实上,开放水域情况复杂,即使是平静的水面下也可能有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危险,呛水、抽筋、过度疲劳也可能导致游泳者溺水;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游泳圈、游泳袖套等并非专业漂浮设备,一旦水流发生变化未抓住游泳圈或其功能失效,都很可能导致溺水;另外,浅水区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不熟悉水性的人如果在浅水区滑倒,头部淹没在水中,脚离开水底漂浮,也容易因为急性压力反应而异常紧张,从而分不清水底还是水面,无法做到让身体直立,造成溺水窒息。
溺水不只发生在游泳时。迟发性溺水是指在获得救治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溺水反应,由于肺部进水,引起肺水肿导致的肺泡功能障碍,又称“二次溺亡”现象,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其症状是在溺水数小时或者几天之后,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窒息等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于儿童溺水者,还要持续几天密切观察其情况,有不适症状或异常行为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施救者警惕连带伤亡
发现溺水事故时,目击者应首先大声呼救,寻找附近专业救援人士并拨打急救电话,尝试向溺水者投递救生圈、空水桶等漂浮物或借助长杆、绳索等工具,趴在地上降低重心施救,切忌手拉手救援,避免被拉入水中。需注意,不是会游泳的人都可以下水救援。下水救援时,应该从背后接近,再托起溺水者身体让其头部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当自己溺水时,可以积极采取措施自救:避免挣扎和慌乱,放松身体向后仰,防止下沉,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并大声呼救。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密封的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帮助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