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24载守望萤火微光

7月13日晚,付新华在通山县朦胧源采集样本。身后,沿溪流栖息的萤火虫形成一串光的轨迹。

6月4日,在实验室暗室里,一只雷氏萤成虫在叶尖上闪着萤光。

6月4日,付新华团队制作的大端黑萤标本。

6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发光昆虫及行为实验室内,付新华在观察萤火虫标本。

7月15日,付新华(中)与研究团队部分成员姚志平(左一)、刘全(左二)、谢虹云(右二)、朱馨蕾(右一)。

7月13日晚,付新华和研究助理朱馨蕾在通山县夏家湾采集萤火虫样本。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 勇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风轻吹……”这样的曼妙场景,是“60后”“70后”儿时熟悉的画面。如今,人们总在感叹萤火虫已离我们远去,似乎仅存在于记忆或影视中。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付新华,是国内为数不多致力于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的学者之一。

7月中旬,付新华来到咸宁市通山县夏家湾,在夜间采集萤火虫样本。“萤火虫就像无声的音符,在夏日的黑夜里舞动。”付新华说,夏夜里在户外进行取样研究是常态,数月前,他和团队成员频繁到鄂州市梁子湖区吴伯浩村开展萤火虫相关研究。

近期,付新华和团队成员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杂志《自然-通讯》,在萤火虫研究领域引起关注——他们揭示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和发光调控的分子机制。

追“光”24年,付新华一直致力于揭开萤火虫发光的奥秘。在短短7天的蛹期,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快速地从无到有、发育成熟并发出耀眼闪光。那么,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如何在短期内迅速发育而成?背后的机制是什么?付新华团队此次取得的科研成果,破解了萤火虫研究中的一大谜题。

付新华与小小的萤火虫结缘,始于2000年。当时还是硕士研究生的他,无意中在校园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萤火虫的幼虫。奇妙的萤火微光,激发了他浓厚的好奇心,成为他研究萤火虫的起点。

在20多年的田野调查中,付新华采集了上万号萤火虫标本,发现并定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三叶虫萤等我国独有的种类。野外考察孤寂又艰苦,甚至暗藏危险,有一次他不慎滑进深潭,所幸被人及时救起。然而每次在密林中草丛里发现“暗夜精灵”,特别是一片壮观的“萤海”,都会让他觉得这是一种美丽而浪漫的坚守。

夏夜忽闪的萤火是让人向往的美丽景观,而付新华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萤火虫在冬季的大规模繁育。他研发的高效工厂化萤火虫繁育技术,不仅一年能繁育萤火虫两代以上,还实现了反季节萤火虫繁育,这为萤火虫保护和生态复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奔波在湖边草地,穿梭于灌木草丛,田野调查中采集的萤火虫样本,被付新华带回实验室,成为他研究的“宝贝”。实验室里诞生的成果,又“飞”向山林、田野。付新华团队与省内外多地合作或提供帮助,建立萤火虫保护区,希望让萤火虫重回人们视野。

萤火虫是公认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萤火虫。付新华向公众传达科学赏萤、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的理念,著有《一只萤火虫的旅行》《故乡的微光》等科普作品。他说,萤火虫承载的不仅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它们还是环境指示物种,“保护萤火虫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 2024-07-3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2717.html 1 24载守望萤火微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