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熊猫作家”蒋林:

我想告诉你关于大熊猫的一切

《熊猫花花》封面

蒋林在讲座中。(湖北日报通讯员 王亮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黄佳文

经常被同伴夺笋的大熊猫和花(小名“花花”)在多个社交平台走红,被网友称为“熊猫界的顶流女明星”。《看熊猫》杂志主编、作家蒋林去年5月出版自然文学作品《熊猫花花》,为“女明星”立传。这是记录花花的首部作品,该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入选2023“中国好书·六一专榜”,至今销售10万册。因创作了多部熊猫主题文学作品,蒋林被称为“熊猫作家”。7月20日,蒋林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大熊猫的秘密》,并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

从一只叫“明”的熊猫开始

蒋林的代表作有《熊猫福宝》《熊猫花花》《追熊猫的人》《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熊猫康吉的远行》《熊猫明历险记》等。其中,《熊猫康吉的远行》对外翻译成英语版、泰语版和缅甸语版,《熊猫花花》对外翻译成越南语版。蒋林的作品曾两次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937年,大熊猫“明”出生于四川,此后它被捕获、倒卖,历经坎坷,在1938年平安夜抵达伦敦,受到热烈欢迎。“二战”时,“明”像是黑暗中的一束暖阳,温暖着战争中英国人民的心,成为大家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精神偶像……2018年蒋林将“明”的故事写进他的第一本熊猫文学作品《熊猫明历险记》,告诉读者: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要相信光明,希望和未来就在前方。此后蒋林通过“文学+科学”“故事+知识”的方式,透过多部作品,科普熊猫知识、传播熊猫文化,表现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其实,我一直对熊猫题材很感兴趣,《看熊猫》杂志让我有机会向大熊猫专家、饲养员、巡护员等学习,有机会走遍大熊猫基地,进行深层次的体验,通过各种路径汲取知识。2018年,当我听说了熊猫‘明’的故事,我知道,创作熊猫作品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蒋林看来,大熊猫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共识,“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大熊猫。大熊猫具备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值得我们去挖掘;大熊猫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传播”。

大熊猫“明”之后,蒋林将目光放在熊猫守护者身上。在《熊猫王》及其续作《熊猫王:荒野的守望》中,他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8岁男孩丁默生与1岁熊猫贝贝在夜晚的深山相遇,此后相伴10年的历程,丁默生与小伙伴组建了大熊猫保护团队,阻止偷猎者的非法行为。

时光穿越百年,同样是一个少年与一只熊猫相互帮助的故事,《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在现实生活中融合了幻想、冒险元素。蒋林表示,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还是给所有喜爱大熊猫的人们看的。《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提及数十种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描摹出一幅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画卷。《熊猫康吉的远行》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为背景,以野生大熊猫康吉的远行历险为线索,讲述它的励志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10余年来大熊猫生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成就。《追熊猫的人》中,聚焦几十年来对大熊猫的科研保护,书写三代巡护员的故事。蒋林说:“所有热爱大熊猫的人,都是追熊猫的人。”

发现“女明星”的流量密码

在《熊猫花花》里,作者蒋林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精准地概括出了大熊猫“花花”的流量密码——

“花花继承了爸爸妈妈的美貌,但又没有像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那样,一生下来就光彩夺目。在兄弟姐妹们中,它没有萌兰那样的英勇顽强,没有像功仔那样出生不久就成了‘熊猫大侠’,没有像福顺那样‘一摔成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也没有和雨那样勇闯大自然的天资。但是,在平静的时光里,它靠着从容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力量和光芒。它没有家族自带的明星光环,但又让自己活出了明星光环。如今的花花,是熊猫界最闪耀的那颗星星。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接纳自己,用蓬勃的生命力面对生活的每一天,本身就是一种光芒。这种光芒照亮了自己,照亮了世界。”

出生于2020年7月4日的花花,右后脚掌外翻,力量有限,走路特别缓慢,不善爬树,它下颌短,咬合不完整,但它体态圆润,憨态可掬,活泼开朗。

“成长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那些风风雨雨,总会成为前行的绊脚石。但我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从小女孩到大明星,这只是我们看见的,而看不见的是花花默默的努力。大家都知道,花花的成长并不容易。可正是这不容易,才让它积蓄了磅礴的力量和耀眼的光芒。花花带给人们的,永远是内心的静谧,以及积极的能量。当我们身心疲惫时,当我们为生活感到焦虑和彷徨时,总能够从它身上获得力量。”在蒋林看来,缓慢的生命特征、乐天的性格特点、从容的处世状态、韧劲的生活态度、自洽的生存哲学……这些优秀品质都是花花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缓慢,是花花的生命特征。吃饭慢,走路慢,爬树慢,长得慢。就连地震来袭,它的反应都比其他熊猫慢半拍。蒋林说,慢,看似花花的软肋和缺点,反而成了它俘获人心和引发共情的密码。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快到让人身心疲乏的时代。在一个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都要用倍速的时代,花花的“慢镜头”生活,让我们深思和向往。我们为什么那么着急?我们为什么那么奔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慢下来,让身体和灵魂好好休息?

“文学+科学”,传播旗舰物种多样价值

《熊猫花花》不仅有花花的成长史,还以详实丰富的知识点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熊猫简史”。

蒋林介绍,目前研究发现,大约在800万年前,中国云南禄丰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据化石考证,熊猫家族经历了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大熊猫4个演化期。目前,现生熊猫仅生存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250多万公顷的高山深谷中,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等六大山系。现生大熊猫有两个亚种:四川亚种、秦岭亚种。

蒋林说:“从外形上看,四川的熊猫更像熊,秦岭的熊猫更像猫。这里猫不是家养猫,而是小熊猫的猫。”

在地球生活了800万年的“活化石”,大熊猫的生存难道是靠卖萌?蒋林给读者科普了大熊猫的超能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大熊猫最大的改变,是从过去吃肉转变为现在99%吃竹子。变为专食性动物后,它在遗传、形态、行为上,也有了很多为适应吃竹子而产生的变化。例如,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演化出了第六指,也叫伪拇指。

在所有哺乳动物里,体重上大熊猫的母幼比是1000比1,其他的物种没有这种现象。蒋林介绍,熊猫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发育时间很短,因此胎儿出生时非常小,“大熊猫生下来是早产儿”。

如果是正常活动,大熊猫一个小时只会移动十几米。研究人员曾通过熊猫戴的颈圈发现,熊猫走不了多远就会坐下来吃东西,一吃就是20分钟至30分钟,再挪挪屁股到另外一片竹林里面去吃。熊猫吃得多,拉得也不少,它们的新鲜粪便不臭,还带有竹香。

蒋林介绍,熊猫真正跑起来也很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0千米,熊猫还会爬树,“在野外生存的壮年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大熊猫是天生视力很差的动物,它们平时生活靠听觉和嗅觉,野生熊猫生活在海拔1500米至3500米的高寒地带。蒋林介绍,这里冬季白雪覆盖,反光严重。而熊猫的黑眼圈能够吸收阳光,减弱太阳射入眼睛的光线,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它的黑眼圈和人戴墨镜一样,能够更好地保护眼睛。

熊猫的黑白两色身体还可以传递信号,让自己更好地生存。熊猫身子是白色的,可以跟雪地融为一体,趴在雪地里时很难被其他物种发现;此时,黑眼圈黑手臂可以使得它们在雪地里与同类交流。

对于科研人员和熊猫的粉丝们,黑眼圈还有助于辨别熊猫。蒋林提到:“花花的眼圈是最好辨认的,上面宽大下面窄细,与其他熊猫的都不一样。”

蒋林介绍,熊猫可以发出10多种叫声,通常发出的声音主要有类似于羊叫的“咩咩”,这表示兴奋和友好;第二种类似于狗叫的“汪汪”,这表示受到了惊吓或是它发怒了;第三种是尖叫声,幼崽尖叫是吸引母亲注意,成年大熊猫尖叫通常是饥饿或是不舒服。大熊猫有着惊人的咬合力,牙齿总数达40至42颗,通常在出生3个月后开始长乳牙,在7个月或8个月时,乳牙慢慢掉了,开始长恒牙。

不仅辛勤笔耕,蒋林还热衷和社会公众面对面交流,去年他做了百余场讲座分享,科普熊猫知识,推广熊猫文化。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旗舰物种是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广泛社会号召力和深受公众喜爱的珍稀濒危物种,对旗舰物种的保护可以有效带动对其他受到威胁物种以及相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大熊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蒋林表示,大熊猫从几百万年的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以黑和白这两种最简明的颜色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山水写意审美,不谋而合。其极具亲和力的外表,更体现出东方人专属的含蓄内敛,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态链彰显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带我们领略了更好的自然山林和生态环境。“我会继续书写大熊猫,传递熊猫文化。同时,希望通过‘文学+科学’‘故事+知识’这样的书写和表达,激发大家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 2024-07-30 “熊猫作家”蒋林: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2712.html 1 我想告诉你关于大熊猫的一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