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见证基层医疗服务变迁

一家三代守护全村健康56年

村医胡永端一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杜迪纳 刘汶鑫

群山连绵,青山如黛。

7月16日上午,咸丰县高乐山镇沙坝村,村医胡永端和胡红父女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十三组村民李显国家随访。

“低压90、高压140。”胡红一边测量血压,一边认真记录。胡永端双腿无法站立,坐在车上叮嘱:“老李,身体不舒服要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

59岁的胡永端已行医30年。他的父亲胡秀准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女儿胡红也是一名村医。

56年坚守大山,胡永端一家见证着基层医疗水平的变化。

沙坝村位于咸丰县东部,由原沙坝村和芭蕉村合并而成,芭蕉村是高乐山镇最偏远的山村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交通闭塞,老百姓生活条件艰苦,卫生医疗条件落后。

胡秀准出生于1937年,年轻时拜师老中医。1968年,他成为村里的一名“赤脚医生”,一直干到胡永端接班。

“无论酷暑寒冬,还是白天黑夜,只要一声喊,父亲都会第一时间去病人家中诊疗。”胡永端记得,有一年夏天,一位村民发高烧,父亲带着他走了四五里山路,赶到患者家中诊治。

胡永端经常跟着父亲四处出诊,学会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1991年,他到咸丰县卫校学习中西医,1995年考取行医资格证后,成为一名村医。

由于长年累月跋山涉水,2011年,胡永端双腿患上重度类风湿瘫痪在床。为继续给村民看病,他有时由老伴杨小菊用轮椅推着走村入户。

眼看身体越来越差,胡永端对女儿胡红说:“姑娘,你要学医啊。我走不动了,你回来当村医。”小丫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初中毕业后,胡红去了恩施卫校学习中医。

2016年,胡红回到沙坝村,成为“小胡医生”,和父亲一起守护全村人的健康。

28岁的胡红,与从事工程质量检测的丈夫一起在咸丰县城买了房。她每天早晨7点起床,开车40分钟到村卫生室坐诊。

“以前条件差,卫生室就在我家。一间房,村民来开药、打针输液,人挤人。”胡红介绍,2019年,村里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新卫生室治疗室、药房、诊断室一应俱全,配备了120多种常用药,就连卫生间也装上供残疾人使用的扶手架,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胡红说,现在的医保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到村卫生室就可以买到集采药品。以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片为例,药品价格从原来的每盒19.8元降到2.1元,农村慢性病人的医药开支大幅降低。

为向村民提供便捷、经济、满意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沙坝村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中老年人慢性病上门管理、城乡居民医保村级代办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村里有299户1029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68人,高血压121人、糖尿病15人,均建立了健康档案。”胡红对这些老人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每个月都会根据每位老人的情况确定时间回访、送药,并向村民宣传慢性病、传染病等医疗知识。

低保户李显国患有高血压,曾因血压升高引起脑梗住院。如今,他每天按时吃药,并与镇卫生院24小时保持联系。

“以前看病要出远门,现在,在村卫生室就可以体检、理疗,医保也可以直接报销,方便多了。”他说。

--> 2024-07-26 见证基层医疗服务变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2283.html 1 一家三代守护全村健康56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