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掘地三尺摸家底

——听“土”专家讲述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故事

谭文峰教授讲解土壤剖面采样技术规范。

蔡崇法教授深入土壤三普外业采样现场。

李燕丽采集土壤剖面样品。

高婕妤蹲在土坑里拍照上传。

时隔43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简称“土壤三普”)。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结构剧烈演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重新摸底,为科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基础支撑。

2022年8月,我省启动土壤三普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活”,土壤普查分为外业调查、内业化验、成果编制三个环节。外业调查即野外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被誉为土壤普查的“生命线”。

近两年来,我省930名采样与质控专家寒来暑往、风吹日晒,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前半年完成外业调查采样任务,高质量采集样点84842个。其中,40名剖面专家带领团队,完成3632个剖面样点的挖掘、采集,采样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掘开的土壤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为土壤“体检”要查哪些指标?野外作业要克服哪些困难?三普与二普、一普有何不同?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多位“土”专家,听他们讲述那段与“泥”为伴的日子。

关键词 先进

新科技让土壤“开口说话”

7月17日,土壤三普外业调查技术专家组华中片区片长、华中农业大学蔡崇法教授端坐电脑前,在全国土壤普查平台上,一边反复观看外业采集工作的现场照片,一边对记录上报的土壤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线上检查我省土壤普查工作野外现场填报的资料。目前,我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验收已近尾声。

放大屏幕中的图片和视频上,只见一名普查工作人员手持铁锹,小心翼翼地从齐腰高的土壤剖面铲下土壤样品。“从表层土壤出发,一路向下探索,我们会发现,土壤发育的岁月痕迹像年轮一样,深深印刻在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中。”蔡崇法介绍,我国土壤普查要求每个土壤采集样本剖面达1.2米深,这是所有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层次。通过这些层次形态和物质组成观测与分析,可以推测土壤发生发育与演变史,明确土壤肥瘦和生产障碍,找到保护和利用土壤的科学方案。对农民来说,它像一本精准的土壤说明书,指导他们合理栽种、施肥;对于农业管理人员来说,它是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普查既诊断了土壤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土壤利用与环境变迁的“晴雨表”。

40多年前,蔡崇法还是研究生时,跟随他的老师参与了“二普”工作。那次普查,现场靠手绘画,分析数据靠传统的化学分析,上报的土壤采样结果全靠纸张表格填写。如今,我国现代化程度突飞猛进,“三普”的“新式武器”让土壤“开口说话”。

“三普”首次采用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采样点位都有国家颁发唯一编码的“身份证”,并科学划定采样范围。经过国家和省考核认定的采样领队技术人员利用5G技术、传感器技术、无人机等手段在现场找到采样点,并现场获得相关现场数据,在App后台填表,并经层层审核后提交,再汇总到云端进行相关统计和计算,而不是依靠逐级上报,实现了采集工作“线上线下”双同步。

在记录土壤信息同时,外业采样工作流程也更加规范。“三普”采用“电子围栏”方式监督现场工作,以经纬度为标准,在当地划定了每个土壤采样的大致范围,所有现场观测数据、照片、视频等只能在范围内现场采集和上传,确保土壤样本真实有效。

毕竟,“二普”已经过去40多年,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变,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性质、剖面性状也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以城市建设为主的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土壤整体结构。蔡崇法称,普查人员在勘察著名地标农产品“洪山菜薹”的特定土壤种类时,采样范围不局限于洪山区,而是扩大至武汉市大部分地区,成功确定特色土壤土种名称、范围和主要特性,为洪山菜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数据成果汇总,最后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科技手段,把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汇总至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主要工作将在2025年底完成。”蔡崇法说,本工作是今后30年我国土壤资源的基础科技数据。

关键词 艰辛

背上“百宝箱”,土坑里一趴一整天

“土壤具有不同类型、结构、层次,土壤普查是一个从地表向地下延伸的过程,难度超出想象。”7月18日,湖北省土壤三普技术专家组组长、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谭文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和团队挑选最偏远、最艰苦、技术难度最大的两个山区:巴东、神农架。

巴东县溪丘湾乡最北端的小龙村,依靠一条从悬崖绝壁穿过的崎岖公路连通外界。每次行经这里,头顶垂直峭壁,脚踩万丈悬崖,队员们一路上不敢打盹,不停说笑,驱散恐惧。

同一片区的陈家赢老师,在神农架,车沿着山路,开着开着前方突然没路了,采样队一行背上工具箱,徒步4小时。“工具箱有二三十斤重,里面装有卷尺、样品袋、铁锹、铁铲、木铲、小型打码机、无人机等物品。”谭文峰介绍说,“啥都有,简直是个‘百宝箱’!”

土壤采样,首先是“踩准点”。山区的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有时走几步路,土壤类型和结构就发生变化。为此,踩准一个没有堆积、没有干扰且符合标准的样点,需耗时2-4小时。

其次是开挖剖面。谭文峰介绍,野外调查包括地表、剖面两种采样。地表采样采集表层土壤,分析土壤性质。剖面采样要向下挖掘一个长1.4米、宽1.2米、深1.2米的土壤剖面,一面为垂直面,一面为阶梯。

重头戏是采样。掘开的土壤剖面,根据硬度、颜色、结构、砾石、石灰反应、根系等,划分成耕作层或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层次,研究其发生发育过程,由下而上逐层采样。“先采环刀样,用打环刀取若干个10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土样,同时测定不同层次土样的酸碱度、容重、孔隙度等;再采剖面样,每层取5-7公斤土样,尽量均匀取土壤,还要注意避免各层土壤相互污染;最后踏勘周边环境,摸清土壤类型边界,记录植被类型、气候、水文地质等成土环境与土壤利用情况。”谭文峰称,土壤采样有整套“标准动作”,哪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影响普查的准确性。

碰到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水稻土,采样也比较困难。有时挖到一半时,地下水就往上渗。采样队自备抽水机,现场抽干水,继续采。“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采一个样,有时在土坑里一趴就是一整天。”谭文峰坦言,队员们早出晚归,采样时取样装袋、制作标本、记录数据、拍照上传等,整个过程高效协作。

谭文峰是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平时教学、科研任务重,培训、采样往往利用周末时间。他带领团队,将科研课题与土壤普查巧妙融合,加快推进我省“中低产田红黄壤改良”“低山丘陵区种养加绿色循环”“秭归耕地地力提升”等多个课题实施,把科学成果写在大地上。

采样队的辛劳换来了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尽管挖,以后我们种啥品种、如何施肥,心里便有数了!”秭归县农民周青大开自家橘园,任采样队品尝。“老百姓与时俱进的想法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我们觉得再辛苦也值得!”谭文峰说。

关键词 精细

土壤也是艺术品,采样得下绣花功夫

在我省土壤三普野外作业中,12位“女汉子”翻越崇山峻岭,挖土铲泥修剖面,在艰辛的野外作业去发现美、感受神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挖剖面就像开盲盒,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景,挖出怎样的剖面,只有挖完才能揭晓答案。”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学博士汪明霞称,这也是挖剖面的神奇之处。

汪明霞记得,有一次在咸宁市咸安区,天突然下起大雨,采样队只好放下挖开的剖面,返回驻地。第二天雨停,采样队回到样点,眼前却是“一缸水”。“我们立刻启用抽水机,可是一边抽水,一边挖土,浸泡过的土方一边垮塌。”汪明霞回忆,3台抽水机都无济于事,只得另起炉灶,重新挖掘。

历经岁月更迭,有些地块“改头换面”,有些地块却“不改本色”。汪明霞称,曾有一个国发样点林地,位于一片灌木林,挖开后却看到很清晰的犁底层。经调查得知,该区域20多年前“水改旱”后,慢慢荒废,灌木丛生。因为没有耕作,尽管模样改变,可深层次的土壤依然保持着水稻土的特性。“这正是土壤普查的意义所在,了解每一片土壤的演变历史和现状,为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依据。”

“太美了!太神奇了!”在长江大学农学院李燕丽博士眼里,每一个土壤剖面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她将在仙桃、石首、荆州区等地采集的112个剖面样品,拍照后整理在一张图片里,远看仿佛一块块奇珍异宝,熠熠生辉。“色泽、纹理、结构各不相同,这是它们的价值密码。瞧,这块分了7层,一层一层冲积而成,深浅不一;这块是典型的梯田,淀积层、腐殖质层分明,述说着土壤的‘前世今生’……”李燕丽如数家珍。

剖面挖掘后,将观察面精修成两半。“这得拿出‘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李燕丽介绍,一半是毛面,观察结构,用剖面刀一点一点地刮,后一刀盖住前一刀的痕迹,不留刀痕;一半是光面,观察发育演变,用洛阳铲铲平后慢慢轻削,不留铲痕。她还打了个比方,“又像女孩子化妆,精心描眉画眼,妆容精致却不露痕迹。”

省地质调查院工程师高婕妤是一名“95后”女孩,是我省最年轻的剖面采样领队。她坦言,尽管以前参与过土壤污染详查、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多项野外作业,但像土壤三普这样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样品之多、挖掘之深的调查还是头一遭。

高婕妤介绍,遇到代表性土壤时,采样队要使用特制的剖面框来采集整段土壤剖面。剖面框长1米、宽22厘米、厚7厘米,要紧扣在垂直剖面上,用木板贴住框背,以铁锤敲打,使框体完全嵌入土体,再小心剥离,盖上后盖,用螺丝固定,才算取好。“整个过程如同取模,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8个月时间,高婕妤带领团队辗转蔡甸、云梦、随县、浠水、罗田等,行程十万公里,“野外不方便,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汪明霞称,野外5个月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午饭,饿了就拿面包、泡面对付一下。李燕丽称,野外艰苦,曾发生过队员坠坡受伤、路遇滚石塌方等事件,聘请的当地司机吓跑好几个。

“能参与‘三普’这样重大的土壤普查,对我们是宝贵的实战经验。”李燕丽倍感骄傲。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刘澍森

通讯员 柯建国 吴萃芸 李启铭 赵樾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2024-07-26 ——听“土”专家讲述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故事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2273.html 1 掘地三尺摸家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