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无心失信遇到有情处罚

一家面条厂濒死复生的启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赵峰 通讯员 田旭乾

7月22日,当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副主任王涛,走进辖区内某面条加工企业时,公司总经理张礼峰迎出门外:“你看——这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9月份将新增一条生产线。”

今年2月,张礼峰摘掉了长达7年的“失信”帽子;5月,他成功申请200万元创业贷款,企业重获生机。

罚款未交

创业人成“失信人”

当“老赖”是一件让张礼峰始料未及的事情。

襄阳人喜欢吃面食。2015年,27岁的张礼峰意气风发地回到家乡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双北村,创办了一家面条加工厂。

租场地、建厂房、买设备、调机器……先后投入200万元后,加工厂于2016年6月正式投产。

然而,比订单提前到来的,是一纸罚单。2016年12月,因未依法向环评审批部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州分局对张礼峰处以行政罚款15万元。

“当时,每天销售额几百块,15万元的罚款真掏不出来。”张礼峰寄望经营形势好转后,再去补缴罚款。

这一拖就是半年。2017年8月,该局向襄州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无资产可执行,他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年后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出门受阻、贷款无路,企业生产经营更加步履维艰。他去外地考察学习,因坐不了飞机、高铁,只能自己开车去。

挺到2020年4月,张礼峰拼凑出15万元,想去缴纳罚款,可到相关部门一打听,罚款本金和加处罚款合计接近30万元。囊中羞涩的他交不起这30万元,无奈继续头顶“失信”的帽子。

检方护企

企业减负获新生

2023年,市场回暖,张礼峰想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因为面条加工行业薄利多销,产能上不去,利润率就低。

张礼峰对接过多家金融机构,可对方一看他是“失信被执行人”,无一例外拒之门外。

2024年2月,最高检启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各地各级检察机关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随即,张礼峰来到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希望帮忙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接到求助后,襄州区人民检察院、襄州区人民法院、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州分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加工厂了解实情。

“经查证,当事人张礼峰确是受经营情况影响无力支付,并非恶意拖欠。”王涛介绍,他在被实施强制执行后,为避免对环境污染,投资20余万元将燃煤锅炉改造成天然气锅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可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减免加处罚金或滞纳金。

随后,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与会的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一致表决通过:减免加处罚金。

2月27日,张礼峰一次性缴纳了罚款本金15万元和执行费2150元后,戴了7年的“失信”帽子终于摘下。

3月初,张礼峰向襄州区人社部门申请200万元创业贷款。5月份贷款到账,他立即下单订购了一条新生产线。

--> 2024-07-26 一家面条厂濒死复生的启示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2216.html 1 无心失信遇到有情处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