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4日

仙桃彭场求解工厂缺工、农村缺人难题

出了家门进厂门 青年纷纷返乡来

仙桃彭场镇大岭村秀水环绕、风景优美。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胡纯波 彭舒文

“白天去无纺布厂上班,晚上就在小区跳跳广场舞,现在觉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7月18日,仙桃市彭场镇汪洲社区,56岁的居民胡小平谈起生活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乡村搬迁进镇,村民洗脚上楼,上班似在家门口。像胡小平这样的居民,汪洲社区有200余户。

彭场镇毗邻仙桃城区,是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在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过程中,如何破解工厂缺工、农村缺人困局?

彭场镇党委书记蔡勇军表示,因地制宜厚植产业发展土壤,让群众“链”上产业:农民变居民、产业工人,农特产品变商品、农村变景区,让存量资源变成滚滚财源,最终实现产业增效、百姓增笑。

小区建在园区旁 出了家门进厂门

三室一厅,面积120平方米,坐在宽敞明亮的家里,胡小平越看越喜欢。

“不光住得舒心,上班也很方便。”从居住的小区到工作地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胡小平骑电动车,不紧不慢只需10分钟。

“我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丈夫在镇里开车跑运输。”胡小平乐呵呵地说。

两年前,胡小平家住彭场镇联合村。在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过程中,彭场将杨步、金剅、联合、三联4个村连片拆除搬迁进镇,并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完整社区——汪洲社区。

搬迁后村民留得住么?在新社区选址之初,当地政府就颇费思量。几经考察和对比,彭场镇决定拿出毗邻南城新区、面向非织造布产业园的“黄金地块”,建设居民还建小区。“既能解决居民就业,又能缓解工厂缺工。”这是蔡勇军当时的分析。

走进汪洲社区,空气清新,布局疏朗。巨大的居民健身广场周围矗立着5栋居民楼,外观时尚新潮。

“从小孩到老人,各年龄层的人都能在社区找到生活的乐趣。”社区党支部书记汪国前介绍,聚焦“一老一小”,小区配套建设了老人、幼儿活动中心。为丰富周边年轻人的消费需求,社区还引进市场主体,投资1000万元,打造共同·乐享空间露营酒馆项目。

汪国前说,社区成立劳务公司,对已入住的200余户新居民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劳务档案,与周边非织造布企业实现就业需求、招工需求互通。

按照年龄层级、工种区别,该社区推荐100余名年轻女工在非织造布企业就业,部分年龄较大的居民到企业食堂、保洁等岗位再就业。社区劳务公司逐个走访企业,并组织部分居民打零工、务短工,增加收入。

熊月娥是最早一批搬到该小区的居民,过去在村里经营小卖部。“新社区周边企业扎堆,人口流量大,生意肯定好。”她瞅准商机,在社区盘下一个门面开起小超市。“搬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出了家门进厂门。据统计,彭场镇全镇户均1.5名劳动力在企业上班,5万多名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园区就业,家庭工资收入年均超5万元。

一根藕带一条鳝 在家就能把钱赚

7月21日15时,太阳正烈,温度直逼35℃。

在彭场镇芦林湖村一个藕带收购点,随着最后一筐藕带装车,村民彭普察猛灌了一口冰水。“藕带卖了680元,工资挣了160元。”他满是汗珠的脸庞露出灿烂笑容。

入夏后,藕带陆续上市,他经常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凌晨5点起床抽自家藕带,临近中午再到村里的藕带收购点上班。他就这样干一天活,赚两份钱。

一年前,彭普察从武汉一建筑工地辞职回村,种下8亩水塘的藕带。彭普察算账:种藕带收入约4万元,工资挣了近2万元,半年赚的钱抵得上去年全年收入。

芦林湖村,因湖得名。因地处湖区,全村低湖田达6100亩。因地势低洼,隔三岔五就淹水。村民们将湖田改造成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又种植莲藕,又逐步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藕带产业。

凭着一根藕带,芦林湖村实力出圈。早在2011年就上榜农业部首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2012年,芦林湖泡藕带又获评“首届湖北名优蔬菜”。

藕带种得好、卖得俏,带来增收新机遇。村党支部书记彭智情介绍,一批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在村里开办藕带收购点,泡藕带加工厂也兴办起来。

田兵强最早在村里种藕带、贩藕带。“那时小打小闹,一天几百斤、千把斤地卖。”2000年起,他就在村头收购乡亲们的藕带,贩运至武汉市场销售。如今,他每天最多可发出2万余斤藕带,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市场。

在芦林湖村,类似田兵强这样的收购点有10余个。藕带多了,清洗、筛选、搬运等环节都需要工人,每天100余位村民在村里务工。“每天工作6小时,女工120元,男工160元。”村民们说。

彭智情还有更长远的打算。“眼下,两条路穿村而过,给村里带来更大机遇。”他说,新修的321省道经过村口,村里打算沿路新建冷库和藕带交易市场,把产业链拉得更长。

“另一条路,就是长达32公里的黄鳝产业带。”彭智情说,仙桃黄鳝产业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省里有政策、市里有支持,芦林湖村有一湖好水,也要搭上这趟富民产业的“快车”。

“塘主”铺开致富网 青年纷纷返乡来

太阳偏西,通顺河畔,蓝天白云下的彭场镇大岭村静谧祥和,美如油画。下午5点,田野深处的稻蛙鳝养殖基地沸腾起来。

“开饭喽!”伴随着村民李道珍撒下的一瓢瓢饲料,成群的黑斑蛙高高跃起,争相抢食。

这个占地面积200亩的养殖基地,被“天网”笼罩,一眼望不到头。“天网”下,四方养殖池正中套有一口小塘,四周种稻,稻下有蛙,塘里养鳝。

这片塘的“塘主”名叫李治国,是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心村人。高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干起,做到年薪百万元。

2016年,35岁的李治国返乡创业,在彭场镇晓道村成立亿兴隆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黑斑蛙养殖,闯出一条新路子。

去年,在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夏必良邀请下,李治国将稻蛙鳝养殖模式推广到大岭村,目前已带动12户村民参与其中,扩大养殖规模100亩。村民夏发林算账,他家今年有望增收20万元。

“技术有保障,销路也不愁。这样的好产业,以前想都不敢想。”夏必良感慨。

大岭村紧邻彭场集镇,过去,村民或外出打工,或到镇上做小生意,村里几乎看不到人。人走田荒,村里出现大量撂荒地。

“常规农作物,种一年勉强糊口,大家提不起兴趣。”夏必良分析,大岭村要因地制宜,招引高附加值、有科技含量的种植养殖产业,推动“一田多收”共生产业。

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该村探索实行“土地流转+小田并大田+特色产业”模式,引导土地有序流转、规模经营,集中流转土地1800亩,道路、灌溉等设施配套到位。

村里有了新变化,年轻人不请自来。“80后”刘念是湖北羽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2022年回村创业,组织该村在外的15名爱心企业家为家乡建设出资献智,累计捐款225万元。

她组织村里的传统手艺人,开设传统食品加工坊,打出“大岭造”“仙桃酥”“沔阳粽”等品牌,带着村里的土特产闯市场、拓销路。如今,刘念被推举为大岭村共同缔造理事会理事长。

“村里一年一个样,是时候扎下根、大干一场了。”1977年出生的周治国从小在大岭村长大,在昆山从事测量器具销售,跑遍全国。今年,他投资100余万元,流转300余亩土地,种植西蓝花。

“不光要种,还要在‘二产’上下功夫。”一有机会,周治国就找夏必良商量西蓝花深加工产业。

产业聚人气,乡村添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秀水环绕的大岭村每天都在上演着不一样的惊喜。

--> 2024-07-24 仙桃彭场求解工厂缺工、农村缺人难题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1938.html 1 出了家门进厂门 青年纷纷返乡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