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郑和松 实习生 杨思睿
防汛抗旱,湿地凸显蓄洪调水的功能。
7月3日,阳新网湖分洪闸开启4孔闸门,为富河分流削峰,减轻防汛压力。网湖,是我省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丰水期水域面积达7.2万亩,可容纳4.6亿立方米的水。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功能远不止于蓄洪抗旱,在提供淡水、食物、原材料和生态旅游产品,减轻土壤侵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阳新县境内,总面积达20495公顷(约30.7万亩),担负着保护网湖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使命。
物种基因库,湿地形成生物链
7月12日,承接富河分流的来水后,网湖更显得浩渺无垠,低洼处的植物沉入水下,随波摇曳,若隐若现。水杉、河柳、野莲、水烛、苦草等植物遭受洪水的洗礼,沿岸植被和水生态面临着严峻考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爬上五爪嘴保护站观鸟平台,透过望远镜观察到一只灰头麦鸡领着几只雏鸟戏水。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网湖有灰头麦鸡、水雉、棉凫、白鹭、灰翅浮鸥等夏候鸟51种,6-9月是育雏季,每年繁育水鸟3万羽以上。由于水位持续上涨,一群群野鸭从生境岛的草丛中游出,如同繁星撒满湖面。
“现在还不是观鸟的最佳季节。秋冬之际,网湖成为迁徙冬候鸟的天堂。”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石训会介绍,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一个重要驿站,网湖是候鸟的补给站和休养所。全省水鸟同步调查显示,2023年网湖越冬水鸟达51种13.9万羽,种类和数量分别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有白鹤、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网湖作为“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名副其实。
网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富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从高空俯瞰,犹如系在长江“腰带”上的一颗翡翠,晶莹碧绿。
水域、浅水滩涂、草甸、鱼塘、农耕地、针叶林、竹林、樟树林等生境相得益彰,网湖的生态系统既复杂又相对统一,属湿地与森林相连续的复合生态系统。
网湖山水相依,低山丘陵岗地从南、北、东南三面构筑一道天然屏障,生物自然繁衍,生生不息。调查数据显示,网湖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分布维管束植物686种,野生脊椎动物410种,还盛产全国独一无二的国之瑰宝——中华绢丝丽蚌,堪称“天然博物馆”。
众多生物各取所需,相互依存,形成一条丰富而完整的生物链。
人与湖争地,湿地生态一度失衡
正如其名,网湖河港交织,似棋如网。新中国成立前,网湖直通长江,是富河与长江的自然汇水区,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洪泛区。
人类活动在网湖烙下深深的印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大兴农田水利,十万劳动者大战网湖,围湖造田,将网湖分割成20多个湖泊。“现如今的猪婆湖、下羊湖、夹节湖、戎湖、赛桥湖、宝塔湖等湖泊,都是从网湖脱胎而来。”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办公室主任柯华说,历史上网湖丰水期有60万亩水面,但现在大幅缩减。
围湖造田,人与湖争地,网湖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本世纪初,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农业面源污染不断侵蚀网湖,威胁其生物多样性。网湖承包方高密度投苗、高强度投肥的掠夺性养殖,导致网湖水质一度下降到劣V类,能见度不足50公分,以苦草和各种藻类为主的“水中森林”慢慢消失,打破了生态平衡。
网湖三面环山,周边工矿企业多,开山采石采矿、化工污染等增加了湿地保护压力。
“湖汊、浅水滩的水草逐步减少,万亩野菱随风翻动、水鸟穿梭的美景成了记忆。”从小生活在网湖边的陶港镇网湖村党总支书记刘元胜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人水和谐,重塑生命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阳新县委、县政府以铁的手腕治理网湖,以恢复“水清、岸绿、景美”的面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01年,阳新县围绕网湖划定30.7万亩的范围,成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从县级、市级到省级,网湖自然保护区不断升级。
聚焦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场生态保卫战在网湖湿地打响。
林业、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网湖周边7个镇(区)29个村(社区)通力协作,共同查处打击乱捕滥猎、乱征滥占、乱采滥挖、肆意排污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
核心区、缓冲区624口鱼塘实施退垸还湖、退渔还湿,实行主要湖泊生态休养。实验区2975公顷鱼塘全面停止投肥,实行人放天养。关闭周边采石场、养殖场44个。
岸线植绿、以鱼净水、生态调水、水系连通……久久为功,一系列措施提升网湖湿地功能,三类水质达标率95.2%。
环境好不好,水鸟先知先觉。2018年,33974只;2021年,84853只;2023年,13.9万只,一年一度的越冬水鸟调查,网湖冬候鸟种群数量大幅攀升。
人类呵护湿地,湿地投桃报李。阳新县合理利用网湖湿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网湖玉叶、网湖鳙鱼、天鹅米等品牌农产品畅销市场。“网湖生态旅游风生水起,去年游客达2.6万人次。”网湖湿地旅游发展科科长王贤灯介绍,网湖带动了周边瓜果采摘、民宿、观鸟等乡村游。
当前,网湖全力冲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和谐共生先行区、生态教育样板区,三大目标指向鲜明、前景光明。
小资料
湖北湿地类型
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分类系统,我国的湿地可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人工湿地五大类。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境内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湿地类型多样,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
河流湿地
河流湿地,又称河流型湿地,位于江、河、溪流等自然形成的线性水域内,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如:襄阳汉江湿地、远安沮河湿地、宜城万洋洲湿地等。
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是指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它不仅包括湖泊本身,还包括湖泊水体以外的湖滩地等区域。如:洪湖湿地、梁子湖湿地、天门张家湖湿地、公安崇湖湿地等。
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主要特征是地表常年或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生长着湿生植物或沼泽植物,土壤严重潜育化或有泥炭形成与积累。沼泽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类型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人为干扰退化的湿地类型。如: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咸丰二仙岩湿地等。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指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造的湿地,或对自然湿地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湿地,也包括某些开发活动导致积水而形成的湿地。可分为水库、坑塘、沟渠等。如:荆门漳河湿地、松滋洈水湿地、竹山圣水湖湿地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实习生 杨思睿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