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唐悦 李傲
7月14日凌晨,雷电撕破夜空,大雨倾盆而下。对于这次天气的“大发雷霆”,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钟敏早已了然于心。6小时前,她已将神农架林区、十堰等地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的风险提示发出,风险地区相关人员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夏季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高峰期,常常出现短时强降水,易出现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防汛带来较大挑战。临近预报则可有效避免暴风雨的突袭,为防灾减灾抢得先机。
科技赋能
“追风逐雨”更精准
6月23日13时15分,咸宁市崇阳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提示部分乡镇有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网格管理员庞义齐立即赶到风险点巡查,发现高枧乡石咀村7组村民黄中军屋后有山体滑坡迹象,当即将黄中军一家疏散转移。16时许,该地点发生约5立方米的土石滑坡,冲坏了黄中军家的房屋墙体,因撤离及时,无人员伤亡。
夏季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常常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暴雨倾盆。一片带来暴雨的积雨云,其雨水影响的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可在气象观测网中仅是个芝麻粒,想捕捉积雨云带来的强对流天气,如同“大网捞小鱼”。
如何捕捉这些“游动的小鱼”?武汉中心气象台副台长车钦解释,这就如同一个即将发怒的人,必须捕捉他“吹胡子”“瞪眼”等微表情,才能判断他的脾气走向。预报天气也是如此,预报员需要通过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和加密的地面气象观测等资料定位、布网,然后根据它的踪迹和周边物理条件预测其移动和生消演变,捕捉天气的“微表情”,这种时机往往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预报员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做判断并发出灾害预警。
科技支撑,也让预警时间上更提前、空间上更精细。气象部门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和卫星、雷达等多源观测资料,研发强对流天气客观识别预警技术,实现系统平台智能报警功能,并开展无缝隙数字预报业务“一张网”建设,0至2小时临近预报实现分钟级滚动更新,0至10天预报空间分辨率精细到2.5公里,预报内容从常规气象要素向灾害性天气延伸,预报范围从湖北省向长江流域拓展。
目前,我省的暴雨、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精确到乡镇,强对流预警信号提前量在1小时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在90%以上。
一键发布
预警直通“最后一公里”
7月9日19时,竹山县气象台,台长王军盯紧大屏幕上气象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每张图表和每个数据的变化。
几分钟后,他根据雷达回波,发现受白河县强降水云团南移影响,预计该县西部乡镇雨量较大,于是提前3小时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王军说,依托省市县共用的气象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一键式”发布预警信息,涵盖短信、传真、邮件、语音叫应、微信、微博、抖音等多渠道,从预警制作发布至用户时间仅需3至5分钟。
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苏磊说,省气象局创新开展“631”递进式气象预警,每隔6小时滚动制作发布暴雨落区预报,提前3小时发布精确到乡镇的气象预警,提前1小时发布精确到乡镇和点位的临灾预警。
为破解过去基层获取气象信息途径被动、滞后等难题,气象部门还设计了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天气盒”,省、市、县、乡可通过这个小盒子,实时调阅雨情实况、预报预警、雷达图和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13个乡镇和县级水利、应急管理部门安装使用“天气盒”,实现了气象信息传递“零时差”,为打通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技术支撑。
打破壁垒
预警服务和“叫应”联动
一旦强降雨突袭,武汉多个易渍水点备受考验。6月28日至29日,武汉全市普降大雨。由于提前加设抽排水设备,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路出现的积水,2个小时就降下去了,没造成经济损失,也未影响正常通行。
“城市排涝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与气象部门预警发布机制保持高度一致,响应机制按照气象部门预警来确定,做到同时预警、同时响应、同时应急。”武汉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王亮说。
除了2小时临近预报,气象部门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还能为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短期气候趋势预测,6月至8月大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交通运输部门根据该信息提前对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
今年入梅以来第一轮强降水过程出现后,省气象服务中心与交通、铁路部门加强应急联动,及时通报最新雨情及后期天气预报,铁路部门据此适当减少了车次,控制列车运行速度,保障了铁路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