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2日

瓜甜 果香 梦正酣

咸安小渔村夏日寻“美”记

雨坛垴村村支书陈艳焰介绍陈北塘西瓜。(湖北日报通讯员 夏飞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 夏飞洋

“陈北塘的西瓜熟啦!”

7月初,走进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的雨坛垴村15组陈北塘,宽敞干净的道路连接着错落有致的房屋,山坡上的脐橙果苗茁壮生长,郁郁葱葱的西瓜藤爬满一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西瓜探出“小脑袋”,长势喜人。

正是瓜果丰收的季节。每天天一亮,村民们便在西瓜地里忙碌着,迎接新一季的销售。

“刚刚下过几场大雨,眼下正在抓紧抢收。”雨坛垴村村支书陈艳焰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这是陈北塘卖瓜的第二年。去年,陈北塘种植西瓜面积将近100亩,年产量近40万斤,通过抖音直播、商超等多种渠道销售,最终收入28万余元。“村民们第一次实实在在尝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甜头。”陈艳焰说。

“心聚起来,事就容易办”

“你现在站着的这个山坡,以前根本看不到村湾。整个村湾都被山上的杂树杂草遮挡了。”陈艳焰向记者感慨。

陈北塘位于斧头湖南岸,过去以捕鱼为生,随着周期性禁渔政策的实施,渔民们纷纷上岸,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去年8月,为进一步推动村湾环境整治,村委特地组织村民前往广东畈、黄荆塘村学习共同缔造的理念和做法。

道路宽敞平坦、林木修剪得宜、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幅幅秀美的新农村生活画卷让陈北塘村民们“眼红”了。回乡后,他们立即召开湾子夜话。“别的村可以,我们为什么不行?”这是陈艳焰听到最多的话。

于是,陈艳焰带头捐款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村民们自发加入,很快筹措到52万元村湾建设经费。路修起来了,村庄环境变美了,旧祖堂改成文化礼堂,幸福食堂、老年人活动中心都从一张张图纸变成现实。

“环境是改善了,但如果没有产业,村里又能留得下什么呢?”村民们七嘴八舌,共同谋划着村庄的未来。

“心聚起来,事就容易办。要让村民尝到甜头,他们才能相信组织。”陈艳焰说,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先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活力。

“抱团发展,产业才能做强”

村里将土地托管,一些老人最开始表示反对,他们担心把所有的土地翻耕整理,田埂地界都破坏了。

陈艳焰给村民们一笔笔算账:以种植脐橙为例,一棵脐橙树初步估计结50斤果,一斤卖2元,一棵树产值就是100元。300亩地能种13000多棵树,一年保守收入也有130万元。

为什么种脐橙?

“整个咸宁这边15公里的湖岸线,我们官埠桥的一个村就有12公里,也就是说我这个村所有的村湾都是靠湖的,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自然优势。”陈艳焰介绍,雨坛垴村陈北塘背靠斧头湖,昼夜温差较大,湿度比较高,种植脐橙品质有保障。

每年11月份是脐橙成熟期,和斧头湖开湖期重合。湖一开,咸宁、武汉等周边地区的游客都会慕名前来买鱼和钓鱼,“这里是游客进进出出的必经之地,开湖第一个星期是最高峰,每天都是3000—4000人。后期平均每天差不多有1000多人。”陈艳焰认为,这里有“流量”,脐橙不愁销路。

脐橙生长到挂果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期间土地又该如何有效利用呢?陈北塘采用“脐橙套种西瓜”的模式,保障村民收入。

发展思路明确,陈北塘村产业理事会也随之成立。全村所有土地全部整合到一起,由产业理事会统一管理,集中种植300亩脐橙树苗,同时套种西瓜、玉米、南瓜等农作物。去年6月,100亩西瓜获得了大丰收,卖了30多万元,产业理事会拿出14万元发放工资,其余的留作产业再发展资金。村里参与务工的村民获得了6000到1.2万元不等的工资,心里都乐开了花。

甘甜多汁的陈北塘西瓜如今已“名声在外”,今年,瓜没熟就提前被附近的商超订购。

“一起出工、一起吃饭的场景将我拉回到50多年前。那时候陈北塘的田地都在向阳湖,我们都是早上同去、中午同吃、晚上同回,大家关系融洽、团结一心、其乐融融。”72岁的村民陈应茂感慨道。

瓜果丰收、村民融洽、村庄秀美。但是这座小渔村的梦想远不止于此——停不下来的陈艳焰又带领村民们研究上了锦鲤产业。“之所以叫‘陈北塘’,是因为村里有很多小水塘。小水塘不适合养虾,但是非常适合养殖锦鲤!”陈艳焰说,这种高颜值、高附加值的鱼类或将成为上岸渔民们的创收新门路。

去年夏天,他组织全村近60户养殖户,前往赤壁学习锦鲤养殖经验。今年夏天,已经有4户村民加入了锦鲤养殖团队,正在组织投苗。“要想养好锦鲤,每个月都要进行分塘。这就要求养殖户们要‘接力养殖’,只有捆塘经营,村里的产业才能做强!”谈及未来,陈艳焰自信满满。

--> 2024-07-12 瓜甜 果香 梦正酣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0660.html 1 咸安小渔村夏日寻“美”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