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1日

高校录取通知书应是“一扇窗”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一直以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像是信使,向学生送去“金榜题名”的捷报。又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的时期,各大高校纷纷在录取通知书上“动脑筋”,镶嵌珍珠、植入芯片、潞绸封面、3D打印……花样百出的设计,引人注目。

眼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录取通知书所传递出来的符号信息,将录取通知书视为传承大学精神的载体,也表达了对学子的殷切希望。2024年正值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中大的录取通知书礼盒名为“百年树人”;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AI赋能,内藏象征武大文脉的老图书馆和学生自主研发的“启明星”微纳卫星;浙江理工大学的通知书上有非遗“宋锦”和手工刺绣……

每年的录取通知书,都是高校展现自身硬实力和人文关怀的一扇窗口。对学生来说,收到一份仪式感十足的录取通知书,无疑是一个极具意义的时刻,意味着付出有了回报,梦想即将成真。

但用心设计,不等于过度包装。一些高校为了扩大宣传,在录取通知书上拼颜值、拼奢华,打造奢华版“大礼包”,制作越来越“卷”,含“金”量越来越高。早在2022年,教育部在《部署做好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就提出,“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避免铺张浪费”。这是教育部部署高校录取工作时,首次对录取通知书提出要求。

录取通知书有纪念、保存的价值和意义,简约与美观并不冲突。实际上,像上述中山大学等学校一样,不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做到了两者兼顾。例如,陕西师范大学每年都邀请老教授、书法家、在校生和校友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留下对新生的祝福,文化感、仪式感满满,体现了学校尊师重教的传统;清华大学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附赠一本校长推荐阅读的图书,希望同学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书香之气扑面而来。

让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归纯粹,并非拒绝创新与个性化表达。“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再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也就是一纸入学凭证,它的主要功能,是一扇可以看向未来的窗口。高校应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学生踏入校门之后,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热爱,绽放光彩。

--> 2024-07-1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0495.html 1 高校录取通知书应是“一扇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