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7月3日,省领导到武汉市调研民营企业发展并召开座谈会,强调“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打通政策落实‘中梗阻’,增强企业获得感”。
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导向性。“企业找政策”,主要表现为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温差”“落差”“时差”。“政策找企业”,指向的是变坐等企业上门为服务主体积极登门,提升政策措施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适配度。“企业找政策”和“政策找企业”,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隐含落实之“忧”,后者蕴含增效之“优”。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也是关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力量。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就是把握不同类型规模企业发展水平、利益诉求等不尽相同的特点,增强政策针对性、扩大落实覆盖面、提升获取便利度。通过更加积极的作为,让政策“长脚”奔企业,确保企业享受政策少打折、免损耗,让获得感成色更足。
让政策“长脚”,关键是打掉堵点、破除障碍。政策制定了,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广而告之,就可能停留在纸面上,不能真正“解渴”。哪些政策适用于哪类企业,各项政策能否衔接,打掉堵点、破除障碍,聚焦全链条,才能推动政策落实走水流畅、向阳生长。
让政策“长脚”,重在精准直达、跟踪问效。从企业跑腿到靠前服务,从大海捞“政”到手把手指导,实践中的很多好做法提示我们,对于惠企利企政策,只有管“生”更管“养”,线上线下都发力,大小“礼包”才能进大小“荷包”。
这些年,湖北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频送政策“春风”,积极效应不断彰显。唯有用心用情用力,让好政策“长脚”,把好措施执行到位,民营企业才能好风凭借力,改革发展才能增动力、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