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近百件馆藏金石碑帖首次展出

古老“照相”技艺再现楮墨遗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孙夏

为更好地研习和传播书法、文献,古人常将刊刻在甲骨、金石、碑版上的文字和图像用捶拓法复制到纸张上。这门中国传统技艺,堪称古老的“照相”技艺。

7月2日,“楮墨遗珍—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石碑帖展”在湖北省博物馆亮相,展出该馆馆藏的近百件金石碑帖拓本。

纸张易毁、碑石难存,金石碑帖拓本则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迹的风貌。历代精心拓印的碑帖珍本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览遴选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近百件金石碑帖拓本,分陶文刻画符号及拓本、甲骨文拓本、青铜铭文拓本、石刻拓本、青铜器全形拓五个板块,展示从新石器时期到秦代的文字面貌,使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字发展史以及博大精深的碑帖文化艺术。

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展览力图多角度呈现新石器时代至秦代的文字面貌,帮助观众了解和欣赏碑帖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湖北省博物馆现藏金石碑帖万余件,种类丰富、底蕴深厚。此次从馆藏金石碑帖中遴选出近百件,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全部展品均系首次展出。

一件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晚期的陶支座,于1998年秭归柳林溪出土。三峡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流行圜底器和支座,炊煮食物时常以石块或支座支撑。这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用以表达某种观念,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反映形式,或为文字的早期形态。

一件杨守敬陶器拓册,册中有杨守敬收藏印。杨守敬是湖北宜都人,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一生从事历史地理和书法碑帖研究。其书法险峻古茂,作品在日本被奉为至宝。

一套器物全形拓四条屏,分拓微子鼎、微子簋等器物。每条拓屏均有吴大澂1876年题跋。吴大澂是清代书画家、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民国初拓本虢季子白盘铭文拓轴、民国初拓本殷商贞卜残版册、乾嘉时期拓本琅琊刻石拓轴等诸多精品。

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观众可预约入馆免费参观。

--> 2024-07-05 近百件馆藏金石碑帖首次展出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9846.html 1 古老“照相”技艺再现楮墨遗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