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沈君
今年6月是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很多人认为毒品离青少年很远,事实上,除了大众熟知的毒品外,一些药物的不当使用,同样会使人成瘾;一些披上“饮料”“零食”外衣的新型毒品,会对青少年造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6月26日,省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副主任赵丽就预防药物滥用、安全合理用药等进行了解读。
滥用“聪明药”等同于吸毒
许多家长期望孩子能在学习上实现“弯道超车”,竟然有家长盯上了“聪明药”。赵丽说,所谓的“聪明药”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药物,而是多种精神药物的别称,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等。犯罪分子通常将这类药物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非法销售,欺骗学生和家长,隐秘性非常强。这类药物不仅成瘾性大、副作用强,还可能抑制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还有新型毒品往往会披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外衣”,让人难以识别。犯罪分子会把一些毒品做成新潮饮品或曲奇饼干,推销给青少年。有些毒品被伪装成邮票、卡通贴纸,其实是将纸票浸泡在迷幻药中制成,将伪装后的邮票或卡通贴纸放在舌头上,致幻剂便可通过口腔黏膜被吸收。
此外,一些所谓“神效”止咳水含可待因,长期大量滥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后,会导致惊厥、精神抑郁、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尼美西泮被犯罪分子伪装成“安眠药物”,这种药是中枢神经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属于镇静类精神药物,具有成瘾性和致幻性,误服和滥用会让服用者产生嗜睡、疲倦、意识模糊、记忆中断、行动机能受损等症状。
“新型毒品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而且它们的外观和包装也越来越多样。”赵丽提醒,面对毒品千变万化的“外衣”,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一定要擦亮双眼。
青少年是药物滥用高危人群
药物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或物质),使用者对此类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并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强迫和无止境地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应,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药物滥用高危人群,要加强其对滥用物质的警觉戒备意识,因身体原因服药时须遵医嘱,按药品说明书使用。”赵丽强调,青少年对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及合成的毒品,有一定防范,但对一些隐蔽性很强、危害性滞后的一些易成瘾药物认识不够。此外,青少年时期有好奇心强、叛逆、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弱、禁不住诱惑、具有从众心理等特殊心理特点,容易导致青少年在特定场合下尝试药物滥用。
警惕孩子这些异常现象
滥用药物后能够刺激人脑的“快乐中枢”,引起强烈的“快感”,反复滥用药物出现成瘾,停用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并对滥用药物产生强烈渴求感,促使滥用者反复使用。
赵丽解释,其主要危害有:健康受到损害,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低钾血症、癫痫、重度骨质疏松症、白血病、中毒性精神病,可危及生命;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表现为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虐及自杀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严重者可有人格改变。
“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要通过本人、家长及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赵丽表示,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如果发现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出现异常表现,应该引起警惕和重视。同时,教育孩子正确结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学校要加强预防药物滥用知识教育,提高对滥用药物危害的认识;引导学生排解压力,注意学生心理健康;发现学生行为举止异常,应及时谈心交流了解情况。青少年对滥用物质有警觉戒备意识,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时,应该及时向家长和老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