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公交通向幸福坦途

武汉公交集团:创新转型 蝶变发展

2024年3月8日下午4点半,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思源中学准时放学,学生一出校门就径直走向定制公交专车。为解决困扰学校和家长的送学难题,武汉公交集团联合学校,开通5条同一起点、不同终点的通学定制公交专线,满足阳逻开发区不同家庭住址学生往返学校的出行需求。

2023年12月22日,武汉公交集团H106路“挂表运营”式公交服务正式上线。通过“挂表运营”服务模式,乘客可以精确掌握每一站的到车时间,有效地减少了候车时间,实现了精准出行和掐点乘车。

2024年2月4日,正值春运高峰,冰雪来袭,武汉公交集团533路汉口火车站公交站台上,工作人员在车内台阶和站台撒盐、铺放防滑垫,同时还加密雨刮、轮胎、方向等车辆机件检查频次,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023年1月10日,武汉岱家山公交充电站内,公交车有序停放,充电员正按需给车充电。近两年,武汉公交共建设完成多处公交车充电站,并面向社会开放,后期武汉公交还将推动更多的充电车位向社会开放。

2023年12月24日,武汉市新洲区某酒店门口,新郎汪泽琦和新娘王泽雯登上“公交定制婚车”。

应对新发展形势,贯彻新发展理念,近年来,武汉公交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做优做精主业,深度挖潜辅业,打造“平安公交”“便捷公交”“畅达公交”“绿色公交”“智慧公交”等“五个公交”,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全面推动公交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为主线,科学精准服务,提升公交吸引力;推行“公交+”服务,深入推进“公交+物业”“公交+充电”“公交+维修”“公交+油气站”等“公交+”业务的增收增效工作。

截至2024年3月末,武汉公交集团拥有营运车辆7905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公交营运线路554条,其中微循环线路158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270条。公交营运线路长8773.95公里,运营线网长度2804.97公里,公交场站179处。

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乘车需求,武汉公交集团还在31条线路上实行“拉铃响应”“挂表运营”,提高运行效率,增强乘车预期。通勤、就医、旅游、会议、婚庆……乘客可以选择已成熟的定制专线,也可以私人定制一辆公交车,享受武汉定制公交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

武汉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高、乘客出行体验不断提升,市民乘客公交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做优做精主业

开通“挂表运营”“拉铃公交”

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2023年8月25日起,武汉公交推出“挂表运营”服务,255路等5条线路作为首批试点线路。这些线路明确了发车时间、班次间隔时间和车辆具体到站时间,车辆严格按照既定到站时间运行。乘客可通过公交站牌及车厢公布的线路到站时刻表,合理规划出行安排,实现“掐点”乘车。

近年来,武汉市在公共交通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以及“绿色出行创建城市”称号。武汉公交集团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在公交运营组织方面,武汉公交集团立足规划先行,制定了《武汉公交集团十四五公交线网规划》,配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出台《武汉市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及运营组织工作方案》,明确2023年—2025年工作目标:

稳步推进线网优化。将大数据分析显示的重复线路多、客流效益低的路段作为重点调整对象,三年拟优化调整200条线路,大力发展微循环、特色化线路,填补新城区公交空白点。

持续优化运营组织。合理确定早晚高峰线路发车间隔,完善建立基于客流时空需求的公交车型配置方式;推行“挂表运营”和“拉铃公交”服务,选取道路条件好、拥堵指数低、发车间隔较长的公交线路,实行“挂表运营”,在客流分布不均匀、早晚高峰和平峰客流差异大、客流量较小的线路推行“拉铃公交”服务,提升公交车运行速度。2024年,武汉公交集团拟在已有31条的基础上增加20条“挂表运营”和“拉铃公交”线路。

大力推进数智赋能。2023年,武汉公交集团推出“武汉公交”APP,推进电子站牌建设,实时发布到站信息,明确乘客候车预期。并开展智慧公交一期(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汇聚整合“人、车、线、网、站、场”等全要素信息资源,服务公交精细管理、智能调度,提升智慧出行服务水平。

加码“AI智能”、定制公交

不断开通特色服务线路

智慧平台研判、按需定制线路、科学规划线网、实时检测管理、大数据服务支撑、智能调度公交运力……5月13日晚,武汉首辆“AI智能”通学定制公交D107准时出现在解放公园解放大道口指定停车点,接送武汉育才高中下晚自习的高三学生们。客满发车那一刻,武汉首趟“AI智能”定制公交通学专线宣布开始试运营。

“AI智能”通学定制公交D107充分利用“武汉公交”APP数字平台,对育才高中680名有公交出行意愿的学生进行了网上调研,通过对乘客人数、上车站点、乘车时间、线路走向等信息的分析研判,合理规划定制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的同时,有效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近年来,武汉公交集团开通大量特色服务线路,如通勤、通学、就医、旅游等定制公交服务,解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在提升公共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定制公交线路达到270条,日均车辆规模达到300台。

武汉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智慧化运营与调度、协同化管理与决策、共享化公交出行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交”智慧出行新模式。

下一步,该集团还将根据市民出行特点,建设网络清晰、换乘便捷的“公交快线”网络,切实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增加公交吸引力,提高公交核心竞争力。

力推降本增效、技术创新

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深度挖潜辅业

近年来,武汉公交集团力推新能源纯电动车“避峰就谷”充电方式,将新能源纯电动车辆充电时间合理安排,避开“峰”时段,调整到“平、谷”时段,以此来节能降耗。今年1月至4月,共节约充电成本1300多万元。

武汉公交集团以满足运营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掌握线路、车型、能耗动态,推行“夜间全额满电、日间掐点补电”的补能策略。在公交自有充电站全面推行的基础上,还加强与外部合资合作充电服务单位的谈判协商,实现“避峰就谷”补能方式和优惠电价结算全覆盖,进一步降低企业能耗成本。

在降低燃耗成本的同时,武汉公交集团还在加强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用力。

武汉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的直流电工肖杨,分割改造大灯总成,大幅节约维修成本。她和班组的几个技术骨干对公交大灯总成件进行分割改造,最终,通过更换灯带维修好的转向灯发光强度与原装一致,仅需6.5元就可以恢复使用,较原来更换总成件650元的维修成本大幅降低。从2023年2月起至今,肖杨及直电班组成员共修理前大灯总成50余个,节约成本3万余元。

“瘦身健体” 推行“公交+”服务

内优企业软实力 外强企业竞争力

在推进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历程中,武汉公交集团改革探索、开拓创新。

武汉公交集团持续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市场化、平台化、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为方向,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快经营性产业发展步伐,深入挖掘潜力,拓展新的领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辅业”提质增效升级,强化“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融入改革转型,优化组织架构。武汉公交集团推进企业内部整合重组、“瘦身健体”,结合营运区域布局和公交客流变化实际,依循“公交线网集约化运营”思路,将原9家公交营运公司整合重组为7家,同步推进维修、站务等保障体系的整合重组,建立区域化公交线网新格局,提升公交出行服务能力。

融入经营创效,盘活辅业资源。武汉公交集团推行“公交+”服务,目前,武汉公交集团正在拓展的经营性业务主要包括:

(一)螃蟹岬汽车城项目。武汉公交集团以合资合作方式,联合社会资本选址武昌区螃蟹岬中心地段公交场站,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龙头的汽车城。目前,比亚迪品牌王朝网、海洋网、腾势等门店均已在场内陆续开业运营,成为华中地区首家实现比亚迪“三网”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城。同时,为进军汽车后市场维保业务领域,武汉公交集团成立了武汉泽达汽车维修公司,充分利用该集团机修场地、维修人才和国营口碑,联合天猫养车成熟的市场供应链、数字化运管系统和品牌辐射力,在螃蟹岬场站开设“天猫”养车店,面向社会承接小型车辆保养维修及美容装潢等配套业务。

(二)对外加油经营项目。随着传统燃油公交车逐步更替为新能源环保公交车,原公交场站内的合作加油站大多已处于停供闲置状态。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让具备开发条件的加油(气)站继续发挥经营创效、服务民生的功能,武汉公交集团与中国石化公司(北京)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对场站内部分加油站进行改造升级,转型开展对外加油业务,以提升公交产业资源的市场化接轨能力。

(三)新能源建设项目。武汉公交集团于2023年布局武汉、黄石等地的光伏、充电站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初步实现经营收入1100万元。2024年,武汉公交集团在8处停车场再度延伸新能源充电站建设项目,预计可实现经营收入约1050万元。后期,武汉公交集团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智能电网、高精企业应急等新能源需求领域,积极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共享储能、云储能、储能聚合等商业模式项目的合作开发路径。

(四)网约车服务中心项目。武汉公交集团拟在武昌区万科城市花园场站开展网约车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前期将以网约车修理作为切入点,逐步拓展网约车运营业务,增设充电、司机培训、住宿、餐饮等综合配套服务,逐步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配套体系。同时,推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增设从业资质考试和办证业务服务点,助力网约车行业扩大从业监管面,有力促进市场管理更加规范。

(五)场站综合开发利用。武汉公交集团将对有条件的公交场站进行综合开发,积极推进游湖、中北路、古田、白沙五路和毛坦村等项目复合利用工作,将社会停车、商业、住宅、新能源产业、汽车后市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城市服务功能与公交场站进行复合利用,打造一批千万级的创收基地(项目),实现经济增长点从点到面的质变。

其中,游湖公交停保场将升级改造成“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的新能源服务综合体,切实解决区域内新能源公交车停放、维保以及充电等问题。

白沙五路枢纽站,将建设为“公交场站复合保障性租赁住房+新能源充电站+商业”的综合体,推动城市用地TOD开发,实现公交场站的交通功能与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城市功能的高效复合利用。

撰文:龚姣

--> 2024-06-28 公交通向幸福坦途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9050.html 1 武汉公交集团:创新转型 蝶变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