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洪山: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的大学之城

美丽南湖。

马应龙药业5G生产线。

街道口地铁站设立首个“大学生留汉驿站”。

武汉精测电子公司人员对产品进行调试。

武钢云谷·606产业园。

武汉市洪山区是湖北省科教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策部署,洪山区进一步校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的使命定位,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的大学之城、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之城、高水平生态的大学之城、高品质民生的大学之城,努力成为全局中的关键节点。

当前,推动资源优势转化、发展方式转型、发展能级跃升,洪山区正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全力促进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提供强大创新策源。

力促发展能级跃升——

赛迪创新百强榜全市三连冠

今年3月,2024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发布。洪山区再次上榜,位列全国第12名、武汉市上榜城区第一。

在该榜单中,洪山区实现全市三连冠。

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由国家级智库发布。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四个维度,对全国地级市市辖区的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创新要素进行了系统评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洪山区推动创新发展的蓬勃态势。

拥有35所高校、60万在校大学生;94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雄厚的科教资源赋予洪山不竭的创新动能。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21年860家,2022年突破1000家,2023年达到1330余家,总数稳居中心城区第一,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数量持续位居中心城区第一。截至目前,2024年洪山区又有350余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注册。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9%。累计培育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2家。

武汉理工大学孵化楼一期孵化企业500余家、二期入驻60余家企业机构。今年建成投用的三期已签约落户科技企业、金融机构20余家,未来2年入驻的科技企业与科技服务类企业将超过80家。

这里已成为创业者的“梦工场”。26岁的栾凤凯是其中的佼佼者。2018年,他读本科时选择机器视觉领域创业,几年艰苦努力,其核心产品基于5G+AI视觉算法的检测系统填补了空白,创办的公司2023年在湖北省青创板挂牌。

4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发成果——“倍味美”草莓番茄,签订成果转化协议,转化金额5000万元,创下近年来成果转化单项品种金额最大的纪录。

依托辖区高校的创新资源,加速推进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目前,围绕辖区7所大学,洪山已建成北港工业园、青菱都市工业园、烽火创新谷、融创智谷、创意天地、理工大孵化器、武钢云谷·606产业园、地大宝谷创新创业中心等8大产业园区。其中,创意天地入驻企业超2000家,年营收超100亿元。

紧密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教资源加快转化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7家、省级创新平台154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9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5家。

上市企业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半导体、显示、新能源测试等领域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成立专家科创工作站,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主导的人工智能智检平台在产线上使用,快速提升产品瑕疵检出率。

激发辖区高校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学子聚汉”工程,围绕大学生落户、安居、就业、创业,全力服务辖区高校,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地铁站设“大学生留汉驿站”,设立人才创新创业超市、酒店式“武汉青年人才之家”,创立“大学之城就业节”,打造“洪山创客英雄汇”等就业创业品牌,近3年新增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10万人。

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进一步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6月6日,湖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市州行武汉站在武钢云谷·606产业园举行,懂车帝汽车商城同时签约入驻。

此前,“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放心购车·就在洪山”系列活动在街道口商圈举行,打造“放心购在洪山”品牌。

大宗消费增长,才能稳定消费增长基本盘,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洪山区有限上销售车企65家,狠抓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联合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最高可享一次性补贴8500元。2023年,全区累计汽车销售额177亿元,今年1-5月,累计汽车销售额达到67.73亿元。

充分挖掘175万常住人口和60万高校师生的消费潜力,鼓励商圈组织系列主题促销活动,持续释放餐饮、家电、家居等消费潜能。群光广场的年营收30亿元左右,税收超1亿元。

积极培育直播电商,推动创意天地直播基地建设,引进杭州天音公司年销售额超30亿元。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基地。今年初,洪山日商产业园开业,已入驻企业超100家。

大力改善房地产供需,聚焦改善型优质住房供给需求,选取大学周边、商圈周边的好区位、小地块,以市场化为导向,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住宅产品,精准满足高校教师、企业高管等特定人群需求。

聚焦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通过契税补贴、消费券等多种形式给予购房优惠,对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购房者,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3万元。对租赁房屋的大学生,在辖区内购房,一次性退还房屋租金。

2023年,全区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4135套,开工建设道路15条,建成通车道路20条;加装电梯52部,撬动社会投资3000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小企业稳,就业才能稳。全区年均新增市场主体约3万户,目前市场主体约占武汉市的10%,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0.9万人。

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80%,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5所,新增学位3.3万个。全区三甲医院达到10家,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3个,民生服务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释放主体创新活力——

市场主体“铺天盖地”生长

日前,工融长江(湖北)智能制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落户洪山。

该基金总规模50亿元,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开展股权投资,支持重大产业招商和科技创新,推动培育新动能和新兴产业集群。

几乎同时,“基石中小基金”也在洪山完成注册。该基金总规模15亿元,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领域,助力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快速发展。

今年初,招赢智能网联汽车基金在青菱都市工业园揭牌,首期规模10亿元。将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为投资主线,重点布局一批新兴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产融一体方式培育并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洪山区依托创投、风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2022年,成立武汉首个区域创投协会,吸引全国80余家创投机构与创投合伙人加入资本“朋友圈”。发布覆盖创投机构和创投人才的“双十条”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投机构落地集聚。

2023年,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洪山母基金,进一步完善了“2+N”政府产业基金架构,形成洪山母基金与区政府引导基金的“双翼驱动”。全年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8个,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实现产业招商到位资金68亿元,在融中《2023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榜单》上,洪山区上榜“2023年度中国杰出创投活跃区域”。

创投聚,则产业兴。“源头活水”的持续注入,让市场主体“铺天盖地”生长,尽情释放创新的活力。

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4.6万余户,总量达到21.1万户,数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总部是企业决策、资源调配的中枢,位于价值链的高端。武汉市今年公布的新一批总部企业名单中,洪山区4家总部企业上榜。同时,18家企业上榜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名单。

“金种子”和“银种子”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创新技术为基础,具有高成长潜力和未来市场价值。

市场主体“铺天盖地”生长的背后,是洪山区千方百计服务企业、改革创新的努力实践。

近年来,洪山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拓展提升“一域通办”“一圈通办”能力,全力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鼓励中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全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挖掘创新发展潜能——

白沙洲片区开启城市更新

近日,《白沙滨江产城融合片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获批,白沙洲片区将启动城市更新行动。

白沙洲片区西至新武金堤路,东至白沙洲大道南至白沙二路,北至江盛路,涉及张家湾街道的三桥社区等8个社区。

白沙洲片区城市更新分四期完成。未来,白沙洲片区将成为一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智慧数字产业社区。

白沙洲片区是武汉两江四岸仅存的集中成片的开发潜力地之一。挖掘洪山创新发展潜能,2023年6月,洪山区联合市城投集团公司,合资成立武汉白沙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白沙滨江产城片城市更新项目。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白沙洲片区将承担区域技术、资源和服务枢纽职能,依托环野芷湖大学集聚区、黄家湖大学城等资源,承接科创成果转化,打造“技术+资源+服务”枢纽核,助推区域产业升级。

具体将构建数字经济引领下的“一主一特”产业体系,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集群。

“一主”,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推进工业互联网数字平台总部、工业电商、开源社区、现代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智慧园区等建设,填补区域产业缺口。

“一特”,是围绕智慧社区,发展智慧城市产业。围绕智慧城市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产业,以及智慧城市细分应用场景、数字应急和智慧教育等,推进智慧城市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城市功能提质。在此基础上,发展城市服务商业集群和文旅商业集群。

城市更新,始于变更,终于创新。白沙洲片区更新行动,将以创新为源泉,向以城引人、以人促产转化。

6月2日,光大·名诚大健康产业园开工。该项目位于白沙二路与烽火路交会处,预计一期今年底建成。今年3月底招商签约,6月开工建设,创造了洪山区招商引资落地新速度。

目前,城市发展已从增量阶段走向存量阶段,场景化、长周期、可持续的城市增值运营成为当下发展趋势。作为武汉创新发展的首善之地,洪山区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发展的新街区,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

策划: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

--> 2024-06-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9048.html 1 洪山: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的大学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