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武汉市江汉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文底蕴。然而,人口和城区功能的过密,也带来了发展空间增量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社会治理难度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的扩张总有极限,但城市更新却没有止境。从百年历史街区到爆款IP打卡地,从“老旧破”到“亮净美”,从“老房有喜”到“以人为本”,近两年,江汉实施系列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让基础设施和老旧建筑“改头换面”,而且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当前,江汉区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正积极以产业更新实现资产增值、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产城人文”融合实现城区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更新精细化,响应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号召,争取历史主动,重塑老城区核心优势,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辉煌。
供应链体系内畅外联,重现新时代“货到汉口活”
新华路商圈,依托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湖北供销大厦写字楼里汇聚30多家供销系统出资企业。各色“湖北产”商品,通过写字楼直播间里的响亮吆喝,迅速抵达千家万户。
南部沿江区域,港航货运奔流不息,早期的大理石、碳酸钡等基础原材料,无纺布、纱布等工业品,以及近年的光伏设备及汽车零配件,从这里通江达海“链”全球。
江汉区,这片汉口开埠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热土。如今,这里以城市更新为笔,以供应链思维为墨,正续写着“货到汉口活”的新时代篇章。
2023年起,立足新发展阶段,江汉区积极加强与厦门国贸、湖北省供销社、湖北港口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大力培育供应链平台型企业,加快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买全球”“卖全球”一买一卖之间,江汉区加速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邂逅更庞大的消费群体与合作伙伴。
去年9月,湖北省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江汉分中心成立,为辖区企业提供咨询、进出口相关资质申领、退税、核销、物流、报关等“一站式”全流程免费指导服务,目前已走访服务企业136家,带动5家贸易企业“开口破零”。
今年3月,江汉区政府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签署合作备忘录,目前正着眼拓展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国际市场。
4月,意大利阿斯蒂市市长率队到江汉区考察交流,江汉·阿斯蒂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落地,双方将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既要有破旧立新的魄力,也要有“腾笼换鸟”的智慧。为了让消费市场活起来、火起来,在江汉区,过剩的传统批零型商业正在为新业态、新模式“让步”。
在花园道商圈,江汉区打造的跨境电商展示厅,可为外贸生产制造、供应采购等企业提供展示、交易等服务。消费者可以现场看货下单、立等可取,也可以选择从保税区快递到家。
因贸易而繁荣、因开放而走向世界的江汉,正在立足“好的更好”,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完善城区服务、发展功能,提升生产生活品质。
江汉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十四五”以来,全区外贸实绩主体数量增长46%,与2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经贸交流和合作,货物进出口商品品类增加18%,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54%,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做实“存量优化”,以“青和力”焕新城市肌底
地标商圈环绕,三甲医院紧靠,知名学校林立,文化底蕴深厚,摊开江汉区地图,一个个中心城区核心片区炙手可热。如今,这些黄金地段的老旧房屋,正迎来它们的新生。
以人民为中心,江汉区正探索以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加速城区“新陈代谢”。
近日,听说万松园路251号居民楼即将投入改造,居民们充满期待。这栋建于上世纪的居民楼,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2023年9月,居住人员全数搬离并完成打围封闭。
面对收储成本高、改造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现实挑战,传统的改造模式难以为继。武汉市出台文件支持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该项目被纳入试点,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以共同缔造的理念,江汉区为该项目组建了危旧房合作改造联合社,选举居民代表成立理事会,并引入市场化主体中城公司作为承接单位。
截至目前,已有98%的居民签署了危房治理工作征求意见表,同意共同出资进行合作化改造。中城公司拟近期与居民签订合作化改造协议,有望在年底正式动工。
不同于上一轮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意味着从“增量扩张”过渡到“存量优化”,以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开发建设方式转型、解决城市病为关键。
在万松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街区提升的基础,让这里成为年轻人的打卡胜地。江汉区委人才办联合区房管局顺势而为,收购124套老旧小区房源,改造成分散式人才公寓。
2022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小沈一入住,就爱上了这里的便捷交通、便利生活。一年后,小沈邀来男友,一起续租了江汉区最高端的集中式人才公寓。“这里有管家‘1对1’服务,还配有智能家居和设备,全景落地窗可以一览长江两岸风景,太舒服啦!”
从分散到集中,从短租到长租,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这不仅是对江汉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证明。
“青和力”,这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词汇,正是江汉区青年人才公寓的真实写照。据了解,目前人才公寓的入住率已达到96.2%,有效改善了老旧小区的人口结构和消费模式,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快治理转型建好“人民城市”,打通服务“最后100米”
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区,江汉区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老旧小区数量庞大,基础设施陈旧,居住环境亟待改善。302个建于2000年之前的小区,占比高达26%,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挑战。
然而,江汉区并未被困难吓倒,而是在共同缔造理念指引下,通过“政府委托+企业整合”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公共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路径。这种模式,变政府“输血”为市场“造血”,让优质服务真正抵达每一位居民的身边。
2020年9月,江汉区区属国企武汉金融街集团与万物云城合资成立武汉市江汉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在武汉市启动“全域智能运营”的探索,将城区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探索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源头治理、执法保障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
在北湖街道,江汉城资公司的做法值得关注。他们先是提供数月的免费“尝鲜期”,让居民亲身体验服务,然后通过业主大会的形式,由居民自己决定是否正式签约、购买服务。
这种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做法,不仅提高了物业收费率,更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据了解,目前江汉城资在已启动物业费收缴的66个老旧小区中,收费率平均达46.8%,最高达98.2%。
在养老服务领域,武汉金融街集团以“社区+居家”模式,打造的社区康养、文体社交平台,既拓展了生活服务功能,又实现了社区养老机构的市场化可持续运营。
在江汉里吉年颐养中心,老人每月只需花费不足6000元,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24小时的看护服务;
在中大吉年颐乐中心,老人可凭九五折购买幸福食堂3—12元的小碗菜,到楼下散步,就能享受中医康复和老年大学等服务。
由民航里吉年颐悦中心探索的“互联网+居家养老”系统平台,依托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了线上服务咨询、下单、服务、回访闭环,让服务更优质精准。
一系列便利的服务和低廉的收费,正是江汉区盘活“一盘棋”,加快治理转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的生动体现。
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透露,正在谋划与武汉云合作,联合相关基金组建运营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为主题的新型研发机构“江汉实验室”,全域开放应用场景,加快探索“共同缔造理念+市场化办法+数智化手段”解决治理难题体系,持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策划:中共武汉市江汉区委宣传部
撰文:吴汉 江轩
供图: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