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正式揭晓

武汉入列前十 湖北三座城市新登榜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介绍大众点评“必吃榜”。

萧三哥·藕汤印象。

小民大排档。

“百城千味,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6月27日,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在北京正式揭晓,119座城市及地区2797家餐厅上榜。此次“必吃榜”发榜城市首次破百,商户数、城市数均达历年新高,武汉再次入列上榜餐厅数全国前十城市,荆州、襄阳、宜昌首次“榜上有名”。

58座城市新发榜

小店也有大舞台

自2017年首次发榜,已有近8亿用户使用了“必吃榜”榜单,今年的“必吃榜”丰富度、宝藏感、烟火气进一步提升。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必吃榜”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达42%,新增58座发榜城市中近半数为“味蕾游”热门城市。

在“味蕾游”爆红的2023年,不少游客为了一道菜,奔赴一座城,让这份榜单成为“小城美食风向标”,包括荆州、襄阳、宜昌在内的越来越多二三四线城市餐饮商户出现在入围名单上。

“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基于餐饮消费的新趋势,更多坚持新鲜食材、烟火气十足的地道餐馆出现在榜单上。2797家上榜商户中,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烟火小店占比达46%,小吃商户超过500家。

凌晨三点开始忙活的武汉老通城豆皮大王,坚持每日现做豆花的重庆龚大娃豆花面,上海 “酒楼水平”的粤菜小档匠心小厨,老板娘亲力亲为的成都歆瑞源油卤串串……2024年“必吃榜”榜单上有近1300家街头巷尾的地道小馆,成为本地人推荐、外地人种草的美食之选。

襄阳的黄酒配牛肉面、景德镇的瓷泥煨鸡、延边的朝鲜参鸡汤……更多地道小店、传统老店首登榜单,成为更多消费者心中的“美食向导”。

“过去一年,用户更多用‘地道风味’‘锅气十足’称赞餐厅口味超出预期,也会用‘价格不过百’‘食材新鲜’来评价餐厅体验超出预期。”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在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暨颁奖盛典上提到。

坚持榜单公信力

“美食名片”激发消费动能

这份“8亿人吃出来”的美食榜单,代表了一座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

“必吃榜”一路走来始终秉持三个坚持——坚持“万里挑一”;坚持基于当年用户的真实评价评选;坚持无人为提名。

以本届“必吃榜”为例,2023年平台用户评价规模增长超200%,带领榜单走到了58座新城市及地区。在“好吃、不贵、体验佳”基础上, 2024年“必吃榜”基于上亿条评价数据,从千万商户中遴选出2797家餐厅,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0%。

一份有公信力的榜单,消费者信任,自然能为商户带去流量。

数据显示,2023年发榜后,上榜商户线上流量同比增幅近50%,首届“必吃节”拉动商户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80%。“去年上榜之后,甚至有从宁波过来的游客,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啊增今牛·潮汕牛肉店的李老板表示。

据了解,“必吃榜”正在通过线上流量扶持、数字化经营指导等措施,助力商户与平台共同成长。今年7月,大众点评还将投入上亿级营销资源,举办第二届必吃节,跑出助力餐饮发展、本地消费的新速度。

“美食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美食的发展,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必吃榜、必吃节的责任,是让更多市井长巷的地道美味,和更多消费者联系在一起,长久传承下去。

69家武汉商户登上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

今年,武汉上榜商户数达69家,为全国上榜餐厅数量排名第七的城市。江岸区、洪山区、江汉区、武昌区、汉阳区上榜商户数居该市TOP5,其中江岸区跻身上榜商户数全国TOP20区县,江夏区、青山区首次有商户入选榜单。

在武汉的上榜餐厅中,有近15家为扎根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更多城市特色餐厅上榜,占比接近40%,李记鲜鱼糊汤粉、铁棚子热干面等地道小店出现在榜单上,榜单“发现感”显著提升。

当天活动还为连续多年上榜的商户现场颁奖,在武汉,夏氏砂锅(万松园店)、神仙钵湘香土菜馆(光华路店)均累计上榜六年。

赢得吃货们用“嘴”投票

武汉新登榜商户以“鲜”制胜

2024年,武汉新上榜商户占比接近45%。为何能赢得吃货们用“嘴”投票?两个新登榜商户给出同一个答案——以“鲜”制胜。

小民大排档

余飞:从客人变身合伙人

2004年,在武昌新桥一个小巷子里,小民大排档以五六张桌子起家,主要经营烧烤,经过几年积累,这家夫妻店逐渐得到食客们的认可。

2012年,靠着口口相传的口碑,小民大排档在武汉名声大噪,每天顾客排队两小时成为常态。

“我原来开火锅店,是他家的常客,跟老板夫妻关系蛮好。”余飞说,2017年,因为小民大排档原来的门店要拆迁,他提出入伙将店面扩大,双方一拍即合。自此,小民大排档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得到了众多媒体报道,成为武汉必吃打卡店,并以每年一家分店的速度向武汉区域连锁发展,目前已经有8家连锁店。

余飞介绍,小民大排档定位的是快餐模式,鸡爪、虾球、毛豆、花甲是店里的招牌菜,最受食客们欢迎。

“所有门店生鲜类的食材都是0库存,同一时间,十几个厨师同时炒菜,要保证出来的餐品有锅气。”余飞说,店里没有任何预制菜,食材一定要等到营业时间客人来了现做,比如虾球,通常是等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开始把活虾掐下来现做虾球,蒸虾、油焖虾也都是店里活虾现做。他们还会根据天气等情况预估第二天所需的食材,尽量在晚上9点就沽清卖完,这也保证了店内餐品的新鲜度。

萧三哥·藕汤印象

肖铁江:厨师的匠心不能丢

“即使当了老板,厨师的手艺、匠心不能丢。”萧三哥·藕汤印象创始人肖铁江说道,每天即使再忙,他都要亲自到厨房炒几个菜,并不断在菜品的味型上突破创新。

肖铁江是湖南人,从事餐饮业30余年。2021年,他在台北路开了这家湖北特色菜馆,门店以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大众消费为主,坚持“食材新鲜、性价比高、味道好”。

近几年,名叫“藕汤印象”的餐馆在武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都是我的师兄弟们开的,已经有30多家”,肖铁江介绍,他们都是师从湖北省十大楚菜大师郑邵奎先生,师公汪建国则是中国烹饪大师。

藕汤是楚菜的代表,“无汤不成席”是楚菜的特色之一。“家家户户备瓦罐,逢年过节煨鲜汤”体现湖北人对“汤”的喜爱和重视。“藕汤印象”如何能做出武汉人爱喝的那碗汤?

“在烹饪手法上,藕汤采用以汤制汤,提前用土鸡、排骨、猪脚等熬好底汤,再用底汤去煨藕汤。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用最新鲜的食材”,肖铁江的爱人胡欢说,藕汤的原材料都是在蔡甸区官塘村藕汤印象的莲藕基地种植,一年四季都能保证最新鲜的藕供给门店。另一个招牌菜湖鱼也是在自有的水库养殖,每天送到门店后现宰现做。每天早上9点之前,这些原材料会从基地送到门店,没用完的食材不会留到第二天。

对于此次登榜,夫妻二人都十分欣喜。他们表示,此次入围后明显感到年轻顾客多了,外地客人也多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三成。

--> 2024-06-28 武汉入列前十 湖北三座城市新登榜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998.html 1 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正式揭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