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党员公约鼓干劲 渔鼓调里唱幸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吴坤 宋旭

编者按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今年“七一”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我省乡村社区、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蹲点调研,聚焦我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谋幸福、谋发展,让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坝头库首,移民新村展新颜。

位于三峡大坝坝头的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90%的村民是移民。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许家冲村,点赞村干部们用渔鼓调填词创作的《党员公约》,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6年多来,党员公约在当地常唱常新。许家冲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团结群众,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谋发展,村民团结一心、生活蒸蒸日上。

党员公约常唱常新

“清廉村居许家冲啊,党建引领支部红……共同缔造齐行动啊,发展唯实不放空……”

还是熟悉的旋律,配上朗朗上口的新歌词,回响在干净整洁的村湾里,让人难忘。

“如今已经更新到第八版了!”一曲唱罢,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谢蓉讲述她自己的理解,党员公约内容年年更新,更新的不只是对党员新要求,也要更新大家的思想。这句话她时常挂在嘴边。

2023年4月,谢蓉接过前任的“接力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团结村里党员群体这一“关键少数”。

结果一摸底发现,大部分年轻党员都在外地打工。开支部党员大会,谁愿意专门跑回来一趟?

人往拢坐,话往拢说。头雁引领,雁阵才能齐飞。

在谢蓉的倡议下,村里创新支部党员大会召开模式。线上用会议系统,线下在场坝内同步开会。

不强求党员回村到场,不讲形式主义,即使在天涯海角,打开手机能参会就好。

如今,村里72名党员中还有42人在外地。但每逢村里开会时,线上线下交流学习一片火热。一些多年未回乡的年轻人也在微信群里“冒泡”了。

谢蓉说,在年轻党员们的建议下,村党支部筹备起了“大数据中心1.0版”。

把每个家庭的人口、就业、健康等多种信息全部集中到一处,助力乡村治理,村干部办事效率也提高了数倍。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番茄炒蛋、麻婆豆腐……傍晚时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旁的幸福食堂里早早坐满了老人。大家边吃边聊,热闹不已。

80岁以上的老人登个记就能免费用餐,其他村民用餐也只收取成本价。一个村集体运营的公益食堂,让村里20多名留守独居老人的吃饭大事迎刃而解。

“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屋场会、院坝会,这是大家伙儿共同商议的点子。”许家冲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介绍。

原来,在党员公约的基础上,许家冲村党支部延伸出“三约三引”支部工作法,践行“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和“共富合约”,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幸福食堂、共享洗烘房、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篮球场……村民怎么想,村里就怎么做。

幸福食堂一旁,68岁的李国芬正在便民洗衣池洗衣服。她身后房间内,还有公用的烘干机、甩干机。

“习惯了在池子里洗衣服,但年纪大了拧衣服费劲。这些家电也是大伙儿开会商议买的,挺实用!”李国芬说。

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在外面做事一天至少300元,村里给我150元,我还经常自愿加班。”在村头的一处加工场内,泥瓦匠望少林算完这笔“亏本账”依旧乐呵呵的。

为啥愿意干?回答:我又不傻,当然是觉得有盼头。

原来,望少林此前在周边打零工,朝不保夕。这几年村里建设美丽乡村,联系他的活儿越来越多。

村里先后招商引资建起了双狮岭茶叶专业合作社,民宿数量一口气发展到38家,还有为北京网店专供刺绣产品的基地……

产业丰富了,游客多了,人气也旺了。望少林看在眼里。

“以党员公约引领党员担当作为,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法向善,以共富合约引联各类社会组织兴业富民。”朱崇军说。

这些年许家冲村先后摘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0项“金字招牌”,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328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255.6%和100.8%。

在村里公示栏上,公布着2024年乡村治理实事清单,其中一项是孵化并运营两家村集体企业。

“我们现在做的是镁泥花盆。村干部带我一起到徐州去考察过的。这项业务做起来,说不定就能给村里办起新企业,自己还能多赚钱。”望少林信心满满。


--> 2024-06-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982.html 1 党员公约鼓干劲 渔鼓调里唱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