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中堡岛移民“上岸”奔幸福

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大坝旁的中堡岛主题公园,紫色的墨西哥鼠尾草,引得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中堡岛原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通讯员 袁平 龚钰娇

三峡工程动工前,中堡岛是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堡村的一个小组,岛上住有7户人家,共28人。

小岛呈椭圆形,四面环水,面积仅0.15平方公里,位居三斗坪、茅坪两个古老集镇的江面之间,也是三峡中唯一“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小岛。

岛上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柑橘与甜柚。每至深秋,橘林悬金,幽香扑鼻。

随着三峡工程的动议和兴建,毛泽东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视察过中堡岛,40多年间登岛考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不下千人。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在中堡岛正式开工建设。工程以中堡岛为分界点向两侧延伸,分期修建左侧和右侧大坝。

而中堡岛,也整体没入江中,成为托举三峡大坝的岿然坝基,立于万顷波涛之中。

三峡坝区移民最多的村

71岁的老岛民胡炎珍回忆,中堡岛修坝淹没之前,岛上农户除了农业种植,还兼以捕鱼为生。每年四季,除冬春可步行上岛外,其余时间全靠小木船出行,岛上男女老少都会划船。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长江上的袖珍小岛,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祖先栖息。从1979年10月至1993年间,考古工作者在岛上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种文物4万多件,被称作埋在三峡地区地下的“中国通史”。

1992年12月,为了给修建三峡导流明渠作施工准备,包括中堡岛在内的中堡村村民,成为三峡坝区第一批移民。全村共搬迁移民2539人,是三峡坝区移民最多的村。

移民搬迁后,中堡村耕地不足700亩,也没有大块平整土地可建移民安置点,要平整山坡,反复沉积压实,才能建房。过渡期间,部分移民被外迁安置,更多移民则留下来,投身三峡工程建设。

1994年,中堡村4个移民安置点陆续通路、通水、通电。当时,三峡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工人需求量巨大,许多移民宁可耽搁自家建房,也绝不耽搁大坝修建。1995年,中堡村移民陆续搬进了移民安置点的新家。

“前些年把房子加盖到了三层,重新装修了一下。”胡炎珍说,三峡大坝建成后,她和老伴都被安排到坝区务工,如今退休了,老两口每月能领到3800多元养老金。

中堡岛公园火爆出圈

位于三峡大坝南岸坝头的中堡岛公园,是中堡村的制高点。登之,上观高峡平湖、中揽大坝雄姿、下瞰峡江风光。去年以来,公园因绝佳的观坝方位火爆出圈,成为网红打卡点。

曾经,中堡岛公园只是一座荒山,中堡村也未能充分享受“大坝观光”带来的旅游红利。“基本上都是看完就走,在村里待不到半小时。”中堡村原党支部书记郑莉莉说,基础设施落后是主要问题。

2018年,郑莉莉等一批年轻人成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堡村拥有“近坝”的独特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明确发展目标后,村两委围绕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我们按照3至5年建设目标,整理了一个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逐一申报。”郑莉莉说,有的项目10万元,有的项目2000万元,均是围绕旅游产业逐步推进的。

截至目前,该村先后争取到移民后续、移民后扶、上海对口支援等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村庄美化等。如今,中堡村的道路、污水管网、绿化亮化、房屋建筑风貌等焕然一新。

“我们要将整个中堡村都建成中堡岛公园。”中堡村党支部书记望芙蓉说,全村将设立客落中堡服务区、峡江怀古历史区、流光溢彩网红区、松枝密境康养区等4个功能分区。

去年3月,高端连锁民宿“九间房”落户中堡村,暑期满房率达90%。与此同时,本村村民、“90后”小伙颜超投资200余万元,回村打造高端民宿“拾伍·月舍”。“每个房间都能看到三峡大坝。”颜超说,大坝泄洪时,滚滚水柱,蔚为壮观,站在阳台上,水汽迎面扑来。

--> 2024-06-2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760.html 1 中堡岛移民“上岸”奔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