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执破融合”黄冈模式法院助力“病”企重生

——法院“执破融合”黄冈模式探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通讯员 夏云 王桑

“该商业项目位于县城核心区,周边配套齐全,现有资产仍具有较大价值,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性。”近日,红安县人民法院裁定湖北广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入预重整程序,以承债式股权转让方式引进战略投资人接盘。仅用时3个多月,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通过社会融资即将涅槃重生。

据悉,该公司是红安县大型民营企业,其开发的“将军城·中央大街”项目位于县城核心区,曾一度为红安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生活街区。

然而,由于商业运作经验不足、电商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铺滞销,目前负债总额高达4.09亿元。

4月10日,管理人发布《关于推进重整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湖北省红文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报名。

目前,管理人与广恒公司、债权人正就债权让渡进行谈判,并同步与万达、恒泰等商业运营公司进行引进谈判,确保重整成功后能顺利转入运营。

从谈“破”色变到“破”茧成蝶,一家家危困企业上演的“重生记”是黄冈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黄冈两级法院全力打造“执破直通”合议庭,深化“执破融合”机制改革,将执行办案、移送衔接、破产审理全流程工作归口专业合议庭承办,打造“人融合、事融合、机制融合”的“执破融合”黄冈品牌。

“执破直通”合议庭成立以来,依法移送破产审查案件35件,涉及执行案件510余件,受理破产案件26件,审结破产案件3件,预计今年可化解执行案件400余件,化解债务约3.2亿余元。

同样通过“执破融合”实现“造血再生”的还有蕲春行知学校。

因管理不善,学校处于高负债运行至今。

鉴于其主体的特殊性,各类债权人申请的强制执行案从2021年至今都无法执行。

4月25日,蕲春县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蕲春行知学校启动预重整程序,该校迎来重大转机。

“学校已正常经营,2800多名学生的读书问题不再受影响。感谢法院帮助我校轻装上阵、焕发新生!”学校负责人连连道谢。

经协商,意向投资人预计投入启动资金2000万元,学校每年有一千多万元收入,可逐年还清债务。

“下一步,合议庭将督促管理人加快进度,完成债权审核、投资人招募、预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工作,尽快转入重整。”蕲春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王晓勇表示。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不仅关乎老百姓胜诉权益的兑现,也关乎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实现。

“‘执破融合’作为‘执转破’程序的深度发展,充分发挥执行程序的强制功能和破产程序的拯救、出清功能。”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樊劲松表示,破产重整和和解程序的保护挽救功能可以及时发挥,帮助具备破产原因但有营运价值的企业盘活整体资产,摆脱困境重生。同时,还能通过破产程序依法解决因“僵尸企业”而产生的执行问题。该院将加快推进制度形塑,扎实推进“执破融合”纵深发展,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4-06-27 ——法院“执破融合”黄冈模式探访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718.html 1 “执破融合”黄冈模式法院助力“病”企重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