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每年百余名老人 在这里闯过高龄“禁区”

——武汉市武昌医院守护老人顺利回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崔毅 周绮书 杨玉玲

6月10日,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武汉市武昌医院成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高龄,虽有手术风险,但非禁忌。每年,仅在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75岁以上老人就有100余例。

眼下,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20%以上。该院地处老城区,老年病患多。今年通过国家三甲医院评审后,成为更多患者的就医首选。该院骨科瞄准老人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多学科会诊、快速康复的先进理念,优化流程,保障高龄病患顺利康复。

绿色通道48小时阻截“人生最后骨折”

104岁的王奶奶跌倒,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并发症将增多,手术的话,老人能否耐受?

评估病情后,该院开通绿色通道,入院不到48小时,脊柱外科团队就为她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如今,老人行走自如。

老人髋部骨折被喻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脊柱外科主任傅兰清说,老年人骨质疏松,最怕摔跤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后,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肾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威胁生命,所以又被称为“死亡骨折”。

可手术治疗风险巨大。该院组建MDT诊疗团队,术前由脊柱外科、老年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多学科诊疗评估,快速将老人的状态调整至最佳,将等待手术的时间由以往的3天至4天缩短到48小时内。术后严密观察,避免因老年人机体代偿功能差导致前功尽弃。

65岁的陈婆婆因双膝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内翻和屈曲挛缩畸形,从山西跋涉1100公里找到该院骨科专家、副院长柳昊。由于老人年纪大、骨质疏松严重,加之左膝关节内翻大于20度,屈曲挛缩达到50度,双侧关节同时置换,手术难度大幅提升。

多学科会诊后,柳昊为老人定制了个性化的手术及康复方案。历时3个多小时,成功为陈婆婆实施双侧膝关节置换四级手术。

据悉,目前到该院脊柱外科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人已有100余人,绝大多数在75岁以上,术后均恢复良好。

“小镜微创”化解“切肤之痛”

近两年,该院骨科病房收治8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400余人。“很多老人都是辗转求医,希望能够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但老人耐受力差、基础疾病多,也是事实。”傅兰清说。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普遍有腰椎管狭窄这一退行性病变。对该常见病,该院脊柱外科以脊柱内镜为特色,开展微创手术,并邀请北京积水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常态化坐诊、手术,为成立区域创伤中心、老年髋骨骨折中心、脊柱内镜中心奠定基础。

傅兰清拿出一张老人的脊柱手术照片,近20cm的手术切口令人心痛。但在该院二次手术时,傅兰清采用微创手术,切口直径仅0.5cm。“伤口小,恢复也快。”

目前,该院骨科开展的单孔道脊柱内镜术,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相对传统手术,此技术可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保留自身组织,将创伤降至最低。

科技“加持”开辟急危重症绿色通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该科室,数字化关节镜、椎间孔镜等系列骨内镜全套手术系统、三维移动式C型臂机、脊柱微动力系统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但傅兰清认为,作为医生,对每个患者用心对待,才会赢得信任。

该院倡导“人文魅力医院”,傅兰清无论多忙,都会去病房看望术后患者,也从不对患者隐匿手机号,不少患者从荆州、孝感等地赶至武汉请他手术。有患者出行不便,傅兰清就利用休息时间,开车接他们到武汉手术,出院后再送回当地。

为尽早减轻患者病痛,该科还开通了高位截瘫、骨盆髋臼骨折、老年髋部骨折等急危重症绿色救治通道。“以最有利患者的原则,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行疾病的阶梯治疗,无痛微创,快速康复。”傅兰清说,这就是骨科坚守的理念。

--> 2024-06-26 ——武汉市武昌医院守护老人顺利回家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592.html 1 每年百余名老人 在这里闯过高龄“禁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