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守一池碧水 护两岸青山 醉八方来客

仙岛湖,老景区何以常见常新

1002个岛屿,点缀在仙岛湖45平方公里水域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周巍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祁泉 彭磊 通讯员 向能来 倪婷婷

在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北麓,1002个岛屿镶嵌在45平方公里的水面上,恰似银河星座,这就是享有“荆楚第一奇湖”美誉的仙岛湖。

作为黄石的老牌景区,仙岛湖几乎年年都上演新项目、新体验、新故事。今年5月,仙岛湖2个小岛被抽样检测出负氧离子含量远超出“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标准,持续引发一轮康养游热潮。在沿湖两岸露营赏星、归隐田园,成为不少游客游玩的新选择。多年来,一湖碧水,两岸青山是这处老牌景区的核心优势,如何抓住绿水青山生长“流量密码”,实现老景区常见常“新”?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王英镇一探究竟。

景区怎么玩 游客说了算

“截至目前,到码头的新能源游船有7艘,近期还要增加14艘,预计国庆期间40艘电动游船可全部启用。”仙岛湖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12日,首艘电动游船“城发希望号”在仙岛湖张源码头顺利下水。指着眼前的大游船,仙岛湖风景区管理处党委委员何贤锴说:“坐过的游客都点赞。”

此次升级的游船均使用纯电动力系统,船内设空调,前后排座位间距和商务车设计相当,行船过程零排放、低噪声、无污染。

说起换船,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游船是一站式游览仙岛湖美景的“移动景点”,也是游客上岛游玩的必备工具,此前船只由沿湖村民运营,管理混乱。2017年10月,仙岛湖景区曾因随口报价误导消费等问题被摘牌。

为重塑金字招牌,王英镇镇政府痛定思痛狠抓改革,推动旅游核心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7月,景区完成119艘游船整体收购,实行统一管理,并对船员进行培训,对符合条件的返聘上岗,让“船夫”变成“员工”,“老板”变成“股东”。

然而,老式游船以柴油机为动力,油烟重、噪声大,且船上座位空间也狭窄,刚好能放下脚,于是,乘船体验感差成为近年来游客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

去年,阳新县委、县政府发力推动景区游船改造项目。同年10月,仙岛湖40艘纯电池动力游船项目成功签约。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背后,是王英镇转变思路,更加注重创新服务体验理念,注重游客体验。仙岛湖景秀公司船务部经理杨昆南介绍,此前,有游客反映乘船过程中“只有师傅一人开船,全靠乘客自觉”,新船到位后,他们在每条船上配至少一名服务员,提供景点推介、安全保障等服务。

在不触碰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如何推动“流量”变“留量”,成为当地旅游从业者的新思考。2021年,潜水爱好者张运营盯上王英镇新屋村一块临湖宝地,建起“湖舍设计师”民宿店。过去两年,他在仙岛湖内拍到了桃花水母,并将其视频推广上网,吸引了一批热爱水上运动、户外探险的网民关注。

如今,张运营不仅运营民宿,还开设皮划艇、桨板、水上魔毯、水上自行车、无动力桨翼等一系列水上运动。他深有体会地说:“游客玩得开心,我们也把爱好做成了事业,这些都离不开仙岛湖的好水质、好环境。”

荒山变青山 铺就致富路

仙岛湖呈“工”字形布局,其北岸聚集大量旅游项目,南岸仍保留原始风貌。在西南的大山深处,碧水农庄为游客们提供了一处赏星地。

6月19日下午,记者走访碧水农庄,发现堂前屋后种植着各式各样的果树。

“这是枇杷树,旁边是八月瓜,每个月来这边都能吃上不一样的水果。”刚从山下上来的刘合伦来不及擦汗,骄傲地介绍这片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

出生于1983年的刘合伦,早早离乡外出打工。

“去过北京,也到过浙江,到头来还是觉得在家乡最自在。”刘合伦形容回到家乡的自己像出笼的小鸟。

2012年,刘合伦承包近50亩荒地,开启自己的田园梦。承包初期,土窝垴还是一片荒山,山上成片的风化石与仙岛湖美景格格不入。没钱买苗,只能就地取材,他们通过扦插和补种的方式,把一棵又一棵的枇杷苗移栽到荒山上。挖坑、拢土、栽种、旱死、再挖坑、补种……这个过程他们来回重复了三年,终于将山坡变阶梯,让土层留在山上,等到了第一批果树存活、挂果。

青山绿水在旁,游客慕名而来。2021年7月,刘合伦凭借“独竹水上漂”在网上小火了一把,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想看“绝活”。此后,刘合伦又提供如摸鱼、捉虾、采蜜、坐船、划竹筏、露营、赏星等项目。

早年,王英镇的旅游多是围绕“水”做文章,想的多是如何满足游客“舟行碧波上”的惬意。

近年来,阳新县委、县政府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改革活县”发展战略,建立了综合型旅游支撑体系和向纵深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要把青山变“金山”。

2019年,在仙岛湖北岸,千里山之巅,黄石引入的天空之城景区正式开业。站在海拔520.1314米的天空之城平台上,游客尽览仙岛湖全景。

在仙岛湖南岸,群山保留着原始风貌,山坳里多是贫困村。近年来,王英镇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形成以农副产品、田园综合体项目、水果种植为主的扶贫产业长廊。

记者沿仙岛湖一路采访看到,越来越多的仙岛湖居民开始吃上旅游饭。蔡贤村桑葚基地刚结束五月“采摘季”,高山村的杨梅又红了。在高山村,一颗颗鲜嫩泛红的杨梅压弯了枝条。

“来仙岛湖的游客,可以来我们这里摘杨梅啦。”村党支部书记骆名忠说。

--> 2024-06-25 守一池碧水 护两岸青山 醉八方来客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462.html 1 仙岛湖,老景区何以常见常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