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华中科技大学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通讯员高翔)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徐明厚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煤/生物质燃烧过程PM2.5生成与调控”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成果已在大型燃煤/生物质发电机组示范应用,实现了颗粒物和有毒痕量元素的高效联合脱除。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尹周平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成果已应用于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支撑成果转化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华民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研制的装备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应用覆盖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确立了我国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全球领先优势。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文劲宇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锂电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团队与国内行业主要企业合作,率先建成首个分布式和集中式百兆瓦锂电储能里程碑电站,引领了锂电储能跨越式发展;研发了锂电储能系列产品,开发了储能规划软件,均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推广应用。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闫大鹏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团队开创了圆形改性双包层大模场光纤激光器体系,自主研制了6大类200多个品种工业级光纤激光器,涵盖了激光制造亟需的各种高端光纤激光器。

数据存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IT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冯丹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部分厂商,在金融、通信、安防等关键行业逐步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莉莉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团队历经17年医工交叉持续攻关,创立畸形早期精准预防新策略、创新正畸加速新技术、创建健康轻力矫治新体系。产品在19个国家的2000多家口腔诊疗机构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超过200万。

--> 2024-06-2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425.html 1 华中科技大学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