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深夜洪水淹没村庄,138户村民全部脱险

逆流而上为“孤岛”开辟生命通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李伟 邹羽华

6月23日凌晨1时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吗?这里是金牛镇,林畈村被洪水淹没,湾组被积水围成了‘孤岛’,还有部分群众未撤离,需紧急救援!”

金牛镇位于大冶市西南角,由于其独特的地形特点,有“雨三天防汛”的民间说法,是典型的“水袋子”。从6月22日开始,大冶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10个气象观测站降雨量均超过100毫米,金牛镇12小时降雨量达214毫米。高桥河、金牛河水位猛涨远超警戒水位,其中高桥河最高水位达26.15米,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形势极其严峻。

救援指令传达到大冶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副队长吕栋良,他看着25名略显疲惫的队员,还是果断下令:“出发!”此前,他们已经连续战斗近12个小时,靠人力相互配合填装沙袋,在金牛河构筑子堤200余米,在高桥闸附近加固沿河坝体1000多米……

在赶往林畈村的路上,吕栋良满心焦虑,他不断催促再快些,沿途的公路、桥梁、农田基本被洪水覆盖,一片汪洋。

到村口遇到村支书陈小萍,她焦急地说,受灾最重的有138户村民,道路积水2米多,屋里也积水1米多,人进不去也出不来。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家里都是留守老人及妇女儿童。

吕栋良和陈小萍迅速坐上皮划艇。淹水后村组停电,队员们打开强光手电,在黑暗中照出一条救援生命的通道,一边驾驶皮划艇摸索前行,一边用喊话器通知乡亲们赶紧上船撤离。

“我不走,房子结实不怕淹。”78岁的老人余玉珍十分固执。

“你在家里又没电也没水,怎么过?雨还要下大,万一出事非常危险。” 在陈小萍劝说下,余玉珍终于同意撤离,但是她腿脚不方便,且十分怕水。吕栋良跳下皮划艇,齐腰深的积水冷得刺骨,他游到楼梯口,背起余玉珍,一步一步挪回到船上。他看了一下手表,用了近10分钟。

“能走的村民跟着我们慢慢走,走不了的老人和孩子,原地不动等我们来背!”吕栋良和队友们背起一个个老人和孩子,转移到救生船上,安全地把他们送到集中安置点。连续3个多小时救援,所有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作为应急救援队员,救助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白天到黑夜,队员们满身都是泥水,但大家没有一丝怨言。吕栋良说:“能够保证群众的安全,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6月23日上午,暴雨还在持续。当得知受灾群众生活物资短缺的信息后,大冶市迅速展开了行动:市应急管理局从应急物资仓库调拨折叠床50张、棉被毛巾被200床、方便面500箱、矿泉水200件、蜡烛1000支,挨家挨户为受困群众送去生活物资。

在集中安置点,村民林训银端着盒饭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政府不仅把我们救援到安全地方,还把家里冰箱等贵重物品搬到二楼,方方面面都让我们感到温暖。”

截至6月24日15时,黄石东楚救援队、黄石蓝天救援队、大冶市消防救援大队、大冶市人武部民兵连、大冶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5支专业队伍赴大冶市金牛镇进行救援,总共出动265人,36台车,9艘冲锋舟,17艘橡皮艇,转移受困群众60余人。

--> 2024-06-25 深夜洪水淹没村庄,138户村民全部脱险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415.html 1 逆流而上为“孤岛”开辟生命通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