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新农人”解锁兴农密码

阅读提要

仓廪实,天下安。湖北是农业大省、中部粮仓。在荆楚大地广袤田野上,有这样一批“新农人”,他们是城市白领、创业者和返乡大学生,凭着对农业的热忱和执着,他们扎根乡村,以“头雁”之姿领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带领父老乡亲解锁“兴农密码”。

玩转抖音

“90后”把栀子花卖向全国

6月5日,北京的韩女士在抖音再次下单,第三次网上订购来自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徐梁岭村“跃慧精选优品”店铺的栀子花。

小小栀子花,将仙桃小乡村的清香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大都市。

“跃慧精选优品”是徐梁岭村一对“90后”创业夫妻在抖音平台的店铺名。这对夫妻名叫徐凌俊、黄慧敏,都是陈场镇本地人。此前,他们在武汉做与电商相关的工作。

2021年,在家人的“千呼万唤”下,二人回到家乡,创办“湖北跃慧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网络直播,让家乡的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

栀子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以其洁白的花朵和清新的香气而备受喜爱。进入夏季,满城的栀子花香让人神清气爽。

夫妻俩和家人的苗木基地里有一大片栀子花树林。每天清晨,夫妻二人从基地采摘回来,整理好花枝,中午12点左右开始直播。收到网上订单后,当天采用“泡沫箱+冰袋”顺丰发货,最多2到3天,外地的客户就能收到新鲜的栀子花苞,养上一两天,就能满屋飘香了。

今年,栀子花行情比去年要好很多,仅栀子花销售,一亩地就能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黄慧敏介绍,根据家乡当地的农产品上市季节,她和徐凌俊拍摄相应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吸引顾客。目前,他们的粉丝已增至3万多人,获点赞近10万,他们的客户也已遍及全国各地。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仙桃频道 作者 危继军)

不压价还倒贴

“只想为村民多卖几个钱”

炎热的天气,催得满山的桃子都长熟了。进入六月,谷城县洞山寺村60亩桃园迎来了桃子采摘旺季。

村党支部书记闻启萍介绍,这片桃园是村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今年产量能达到15万斤,收入至少在30万元。

桃园丰产,村民更要增收。到手的桃子,要是卖不出好价钱,村民就亏大了。

洞山寺是谷城县经济开发区的一个靠山村,临近谷城老火车站。

过去桃子熟了,村民每天早晨摘上一两百斤,蹬着三轮车到火车站附近卖,几毛钱一斤。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县城。

“二十多年来都是这种卖法,价钱低,收入少。”村民周发新说,村民辛苦种了一年桃子,却卖不出好价钱。

38岁的方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深圳务工多年的方珍回到家乡谷城创业后,由传统电商转型升级为自媒体电商、直播电商,开启直播带货之路,助农带货。这次,她尝试用电商为村民卖桃子。

村民把100斤桃子卖给方珍,每斤价格约1.5元。桃子到了方珍手里,要一个一个地挑,烂的、有虫眼的都不能卖给客户,100斤桃子在一天之内,就要“折秤”15斤至20斤。

前几天,内蒙古一个客户付款30元买5斤桃,仅快递费就要22元,泡沫箱子由她父母帮忙打包,一单下来方珍还倒贴了钱。

方珍说,农户的桃子,给我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村民辛苦种的桃子,我咋能压价呢?宁可亏我自己,也不能亏村民。”提起贴钱为村民卖桃子,方珍笑着说,让村民增收,是她通过电商帮村民卖桃子的初心。

村民郑远国说,往年卖桃子收入七八千元。去年,方珍收了他的桃子后,通过电商平台帮他卖了两万多元。

连日来,方珍将一箱一箱打包好的桃子扛上扛下,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她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问她到底图啥。方珍说,只想为村民们多卖几个钱。

话刚说完,又一辆载满桃子的三轮车停在方珍眼前,方珍又不亦乐乎地忙碌起来。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谷城频道 作者 帅瑜 程林)

IT男回乡创业变身“养鸭博主”

年销售额超700万元

6月3日,走进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大庙村湖北楚丰源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便听到此起彼伏的鸭叫声。宽敞的圈棚里,挤满了憨态可掬的白羽青壳鸭,养殖场负责人常洋风正忙着给小鸭投食。

今年是常洋风回乡创业的第四年。“回来创业并非突发奇想。”常洋风说,小时候经常去姨父家帮忙养鸭子,十分了解鸭子的习性。受家人影响,自己也一直在关注农业的发展。2020年,在看到“农产品+电商”的风口后,有着10年IT行业工作经验的他毅然辞职,开启了蛋鸭养殖创业路。“随州以丘陵地带为主,有丰富的水库资源,十分符合青年鸭的生长特性。”

2021年,经过认真学习、钻研养鸭的技巧和门道,常洋风成立了湖北楚丰源食品有限公司,全年养殖青年鸭70万只,盈利40万元,初战告捷。

为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鸭产业,常洋风尝试着把自己养殖场生产的鸭蛋加工成咸鸭蛋、皮蛋等商品销售,瞄准线上市场,开始了从鸭苗孵化、青年鸭培育、蛋鸭基地产蛋、鸭蛋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蛋鸭场地100亩,育雏棚800平方米,存栏10万只,青年鸭年均出栏50万只,蛋品加工厂30亩,自动化生产线3条。2023年,公司旗下的“溏心松花蛋”“咸鸭蛋”等产品线上销售额逾500万元,占公司总销售额710万元的七成。

“大家好,我是鸭子老常,昨天鸭子转到水库,今天就开始降温了……”现在,常洋风已经是短视频粉丝量9万余人的“养鸭博主”,通过短视频和大家分享养鸭的进展和经验已经成为他的“每日必修课”。

“优质的短视频可以圈粉,但养殖技术才是‘硬核实力’。”常洋风介绍,刚开始养殖蛋鸭时,因冬天普遍温度较低,开放式水养的蛋鸭产蛋率只有六成,本地养殖户深受其扰。在四处考察学习后,常洋风率先在随州使用水禽旱养新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目前,常洋风的养殖场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模式,并注册了“鸭子老常”品牌商标。接下来,他还打算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延长养鸭产业链,丰富鸭产品,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曾都频道 作者 徐凡景)

“蜂蜜+”

闯出饮品新赛道

夏日的远安县茅坪场镇青龙湾,漫山青翠,百花盛开。这里,是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外景地之一。

在距离“张村长”拍摄点不远处的甜蜜谷养蜂基地,青年赵家路正在蜂场里查看巢脾状态,这也是他开展养蜂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赵家路从小在孝感农村长大,大学学的是农学专业,两年前,他被青龙湾优良的生态和知青文化所吸引,随即和几个青年朋友一起前来发展蜂蜜加工产业。回忆创业初衷,他笑着说:“希望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点事情吧!”

创业之初,赵家路立足专业优势,确定了“科技养蜂”的思路。他投资建设高标准蜜蜂养殖基地,着手构建完整的蜂蜜品质溯源体系。蜂蜜产品上市后,却发现对市场分析研判不够,优质的原生态蜂蜜卖不出去,资金投入和市场销售业绩有差距。赵家路一度迷茫。

共青团远安县委和茅坪场镇政府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对赵家路给予了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并推荐他参加县内外各种创业培训,拓宽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

通过考察学习,赵家路在蜂蜜新式饮品中找到了新的赛道。公司注册了“静秋妹妹”天然蜂蜜品牌,研发推出了“蜂蜜+柠檬水”等新式饮品,在互联网上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

公司还与当地老百姓签订了产业帮带协议,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甜蜜谷公司的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赵家路在热爱的“三农”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对于未来的发展,赵家路有自己的长远打算。他计划扩建标准化生产车间,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厚植文化本底,通过布置知青生活馆和直播间,努力用老物件留住乡愁。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远安频道 作者 伍玉华 宁垦 龙剑 杨丹)

--> 2024-06-2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348.html 1 “新农人”解锁兴农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