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武昌医院收到的感谢信中——

患者留言:这里值得我们性命相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崔毅 周绮书 杨玉玲

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核心堡垒之一,承载着患者的希望,是生命的最后防线。一场手术背后,无疑凝聚着当下的前沿科技,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武汉市武昌医院作为国家三甲医院,该院的“堡垒”有何“尖板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该院东区外科综合楼探访。

“有头脑”的手术室:

多功能一体远程手术

步入新大楼,2楼、3楼就是手术室,位于ICU楼下,以便术后转运康复。

环绕式的清污通道,宽大的手术间,手术室共占地3000平方米,10个手术室包括3间负压手术室。该院手术室负责人张金强介绍,这是集临床、手术、麻醉、急诊、重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化手术室。数量比原来翻一番,提高了转台效率,缩短病人等待周期和时间。

进入智能化手术室,室内360度环绕着各种显示屏,有的显示病人体征,有的显示手术视野,有的供远程教学会诊。环绕式的屏幕,让手术视野无死角,实现了3D操作。张金强说,借助智能设备,术中医生可随时与北京、上海等地的联盟医院实现远程手术、手术教学和病例会诊,且可对省内多地医院远程教学。

和普通手术室不同的是,除了手术台,其他所有设备都悬挂于天花板上。手术室护士长段素霞说,“设备上天”便于手术中医护的行动,也便于清洁预防院感。

在手术室内,所有药品被纳入智慧管理。药品采用影像和指纹管理,进库、出库和使用都可全程追溯。红外线报警系统在发生不规范取药时,可即时触发。

张金强表示,该院即将启用先进的医务人员行为管理系统,从进门到离开,手术服穿戴规范、术前消毒等行为都被“隐形管控”,一环不规范将无法进行下一项操作,保证了医疗安全。

有尊严的守护:

“大通铺”改小单间

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对普通人而言有些神秘,一门之隔,犹如两个世界,气氛凝重冰冷。

但在该院东区外科楼ICU,没有刺耳作响的生命监测仪,没有一览无余的“大通铺”,没有难分昼夜的日光灯,这里正成为护佑病人生命和尊严的温暖之所。

走进该院ICU,有单人间也有双人间。双人间里,中间采用玻璃隔断,每个病房采用大窗,冬日阳光倾泻一地。

“‘大通铺’护士可以一览无余,便于管理,但私密性差。”ICU主任徐亮介绍,搬入新区后,ICU病床从原来16张增至28张,都采用小隔间设计。病房设噪音监测器,始终保持噪音低于60分贝;灯光根据不同时段,调至白、黄、暖三种光线,提高病人舒适度。

采用国内外先进ICU的理念,病房外侧设有护士台和观察窗。“既可以观察病情,又可以书写护理记录。这样的设计,提升了工作效率,真正把护士还给病人。”徐亮说。

“有温度”的护理:

“沉睡”的日子记入日记

27岁的帅先生日前因“昏迷、原因待查”送入ICU。此后10天,医护人员将他在ICU的抢救情况、护理过程,以及家属、医护人员对他的鼓励话语和家属在病房外所作的努力等内容,用图片、文字、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一本《ICU日记》。帅先生苏醒后打开日记,感动不已:“这是此生最珍贵最特殊的日记,我会珍藏一辈子!”

ICU护士长李湘燕介绍,“ICU日记”只是该科室推行系列“有温度”的护理服务中的一项。近年来,ICU医护人员在全院率先开展“云探视”服务,为患者接通“亲情热线”,让亲情的牵挂有了温暖的回应,“沉睡”的日子成为珍藏的记忆。

在该院收到的患者感谢信中,有一位患者手写的留言令人动容:这里值得我们性命相托。

该院书记关爱民表示,这是医院开展百项服务创新、打造人文魅力医院活动后,与患者双向奔赴结出的硕果。

下一步,该院ICU还将设置临终关怀病房;将“全程康复和全面康复”的理念贯彻在重症医学领域,打造重症康复病房;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打造“撤机中心”,帮助呼吸机依赖的患者脱离呼吸机。

--> 2024-06-24 武昌医院收到的感谢信中——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339.html 1 患者留言:这里值得我们性命相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