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

“双集中”推进高质量城镇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彭小萍 黄璐

“从全球城镇化的规律来看,城镇化率是一个拉长的s曲线。刚开始会比较慢,从30%至60%非常快,超过60%之后变缓一点,到80%基本就是平的了。”5月27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说。

近年来,湖北积极探索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47%。

秦尊文认为,这意味着,湖北的城镇化建设迎来重大转变,从原来的重规模、重数量,转变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当前,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传统城镇化路径,仍然是湖北发展的重要动力。秦尊文谈到,从人类发展规律看,人类聚集从最初的小部落、小集镇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城镇化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集群化发展形成都市圈、城市群。“这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秦尊文说。

“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会越低。”他解释说,都市圈、城市群形成的聚集效应,资源要素、功能配套等的平均成本更低,产业发展、人才聚集效率更高,形成一定规模后,逐步向周边外溢,形成辐射带动。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首先要带动形成都市圈,然后才能带动城市群,乃至整个区域发展。”秦尊文认为,都市圈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同时,我省“人口回流、产业回迁”趋势越来越明显,外地返乡人员回到县城生活,本县的农村居民也在向县城集中。

秦尊文表示,城镇和产业“双集中”,不再是“遍地开花”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人员、产业在县城集中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发展效率,即使是都市圈辐射不够的县城,也可以大有作为。同时,在县城配套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等令百姓“解渴”的公共服务,县城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就会形成与大城市的比较效应,吸纳更多人口回流、产业回迁,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镇化。

--> 2024-06-24 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326.html 1 “双集中”推进高质量城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