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3日

宜昌“木鱼”重现峡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义超 通讯员 邹莞尔

“岸上的孩子放纸鸢,渔家的娃娃放木鱼。”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谚语,在三峡老一辈船工心中记忆犹新。

雕刻精美的木鱼,靠平衡棒和鱼线牵引,就能在江水中站立漂流。放木鱼者通过鱼线不仅能控制木鱼的方向,还能迎着江水做出不同的动作。

千百年前,葛洲坝作为江中岛,岛上渔民为了哄悦家中顽童,就地取材,将木片做成鱼的形状,放到江水中漂流,俗称“水风筝”。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勤村78岁的村民邹开林,将这份技艺传承下来,并希望这份宜昌滨江码头文化记忆,能让更多人知晓。

宜昌木鱼

源于长江葛洲坝

泡桐木切割成厚约两三厘米的木片,用工具打磨出鱼的轮廓,精雕细刻出鱼鳞、鱼尾,再对鱼身做彩绘和防水,最后在鱼体中间安装上平衡棒,一条活灵活现的宜昌木鱼就制作完成。6月21日下午,邹开林在其工作室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展示了木鱼制作技艺。

“那个时候,葛洲坝上生活的都是船家,全靠种菜和跑船为生。大人们找来木板,用锯子和刀制作成鱼的形状,哄孩子开心。”78岁的邹开林边整理制作的木鱼,边回忆儿时画面。

“岸上人家买得到纸、砍得到竹子,做风筝就简单了。岛上的人家只有木头,做出来的木鱼,就在江水里放流。”邹开林说,正因如此,岛上渔民做的木鱼,也称为“水风筝”。

木鱼的原理和风筝有类似之处。

鱼体中间的平衡棒,用来控制鱼入水后的平衡,绳索与平衡棒相连,用于控制鱼的姿态。只不过,风筝要借助风力风向来飘动,木鱼要结合江水流向和流速来游动。

百年记忆

承载着滨江故事

邹开林记忆中的江心岛,因葛洲坝水利工程修建而浸入江中。当年岛上的居民,为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纷纷移民,邹开林就是其中一员。

邹开林和家人搬至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勤村定居。他告诉记者,岛上居民搬迁后,新的居住地少有放流木鱼的条件,很少有人再提及“水风筝”。

“记忆中,我爷爷辈就有人玩‘水风筝’。虽然是哄娃儿的方式,但大人们也常参与。有时还比赛,看谁放得更远、游得更快。”邹开林介绍,木鱼是当时宜昌船家生活的一部分。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前,大人们驾船跑运输,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有些孩子和邹开林一样留守在家,父母制作的木鱼,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非遗传承

把木鱼展示给更多人

时代在进步,木鱼作为宜昌滨江码头文化的一部分,其内涵在不断沉淀。

近年来,邹开林和同伴邹云发前往秭归等地,寻访古老的鱼型雕刻,经过制作改良,让木鱼有更丰富的内涵。

“你看,这尾木鱼,就是一条神鱼,它背脊上托着的是屈原。蕴含着神鱼托三闾大夫的故事。”邹开林拿着创新制作的木鱼介绍。

“以前没有电动工具,都是用锉刀和锯子制作木鱼。”邹开林介绍,现在借助电动工具,制作起来更方便,也能做出更多不同尺寸的鱼型。

今年年初,伍家乡文化和体育中心、共勤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邹开林、邹云发制作木鱼的技艺,立刻着手整理相关资料,并申请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伍家岗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岳爽介绍,宜昌木鱼是早前的码头船家结合钓鱼、驾船、划龙舟等技艺制作成型的一种传统娱乐体育项目。它的申遗不仅可以填补伍家岗区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门类的空白,更是对宜昌滨江码头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 2024-06-2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224.html 1 宜昌“木鱼”重现峡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