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蔡蕾 龙华
在司法一线坚守24年,他是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被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
他叫鲍卫忠,生前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2021年10月,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2023年12月,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6月21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云南省委联合主办的“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法院、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报告团成员包括鲍卫忠生前领导、同事,当地组织部干事,鲍卫忠的妻子和采访过鲍卫忠事迹的记者,他们的讲述为大家描绘出这位边疆执行法官的感人形象,聆听者无不动容。
顶着瓢泼大雨,踩着泥泞山路,“人心换人心”
沧源佤族自治县99%以上都是山区,各族群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法官下乡办案往返六七个小时是常态。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丹介绍,当地执行案款数额往往不大,但几百、几千元的执行案款却直接关系民族群众的个人和家庭利益,不能有半点马虎。
2021年8月,一个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有了消息。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鲍卫忠带队跋涉5小时才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
看到执行干警,被执行人态度强硬,鲍卫忠却没有直接采取强制措施。他温和地劝说道:“咱们都是佤族兄弟,有什么困难和我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渐渐地,现场气氛缓和了下来,被执行人敞开心扉,执行工作终于有了进展。
这就是鲍卫忠的工作方式。吕丹深深记得他的一句话:“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
“民心”得来不易。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陈美红回忆,鲍卫忠在工作中,总能做到“人心换人心”。
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是法院的“钉子案”“骨头案”,鲍卫忠带头承办了这个案件。
“艾嘎脾气火暴,第一次去我们就吃了个闭门羹。第二次去,还是连艾嘎家门都没能进。”陈美红说。
直到佤族新年“新米节”,鲍卫忠再次来到艾嘎家,按照佤族过年风俗,把稻穗挂到门上、新米拿到厨房,和艾嘎拉起家常。艾嘎逐渐解除内心抗拒,鲍卫忠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最终,矛盾心结完全打开,两族兄弟重归于好。
鲍卫忠追悼会那天,艾嘎抹着眼泪说:“听到鲍法官不在了,我连夜从家中赶来,想送这位好法官、好兄弟最后一程……”
鲍卫忠的故事,让同样奋战在执行战线的省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张晶深受触动。“作为执行干警,我们要深入学习鲍卫忠的先进事迹,坚定法治信仰、践行为民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执行工作。”他说。
“我们要像鲍卫忠一样,多点‘死磕’精神,少点‘畏难’情绪;多点舍我其谁的担当,少点患得患失的‘世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警务保障科副科长谭笛说。
“掏心窝子为老百姓办事,能把石头都焐热”
“在家里,他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面对当事人的询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说,从没见他发火或说重话。他就是这样,来了电话一定接、看到信息一定回,当事人随时都可以找到他。”报告会上,鲍卫忠的妻子周红深情回忆起他生活中的点滴日常。
在周红心中,鲍卫忠是她一生的骄傲。如今丈夫走了,她把关于他的报道和照片收集成册,决心把他留下的良好家风传给孩子们,要他们以父亲为榜样,让民族团结精神代代相传。
沧源佤族自治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龙与鲍卫忠相识已久。在陈龙的印象中,鲍卫忠特别“接地气”,总能和老百姓想到一块、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别人坚持不了的事情,他坚持了;别人不愿做的小事,他做了;别人觉得难的事情,他主动接过。
这样的榜样,对陈龙影响颇深。“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他这样的好干部。我将跟随他的脚步,把他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陈龙说。
云南省临沧市文化传媒集团记者毕昱是第一时间参与报道鲍卫忠事迹的记录者,一边寻访,一边收获。
她在采访中了解到,鲍卫忠会为了1900元的案件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心结”。鲍卫忠也会为了尊重佤族“老人祭日钱财不外送”的习俗,答应被执行人第二天再执行。
“村里的老支书回忆鲍法官时,说他是一个掏心窝子为老百姓办事、能把石头都焐热的人。”毕昱说。
报告团的宣讲,展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可亲可敬的“人民好法官”形象。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贺淑坤来自云南,她为家乡有这样的好法官而自豪。“鲍法官帮助了无数佤族人民,是民族团结的桥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走出来的孩子,我要认真学习鲍法官的精神,像他一样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做实事。”她说。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王婷同样来自少数民族地区,鲍卫忠的故事让她更坚定了将来要回到家乡、坚守司法一线的决心。“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鲍法官的实干之风感动着我。”她说,将努力以鲍法官为榜样,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