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守护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省政协“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月度专题协商会纪实

6月20日,省政协召开“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月度专题协商会。图为协商发言现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先后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2023年新春习近平总书记同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时的温暖话语和殷殷嘱托。

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3年,我省在国家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

省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围绕“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深入调查研究,并于6月20日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建言献策。

按照省政协统筹“三要素”“三维度”工作要求,会前,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分别召开情况通报会、专题研讨会和选题协商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多次组织专题调研,考察学习外省先进经验,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形成调研和建言报告31篇。

会上,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姚德新作主题发言,秦明山、黄惠宁、夏兴华、姚从升、李宗安、刘丹平、孔福生作协商发言,张文超、廖涛分别提问,与省直有关部门互动交流。与会人员对新形势新任务下湖北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坚持高位推进,让人民群众吃得更放心

委员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言献策,让人民群众吃得更放心,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姚德新在主题发言中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界定省、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分管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推动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巡视、党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调研检查等内容;注重体系推动,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厘清食品安全分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紧盯重点发力,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主体责任清单,探索主体责任积分制。

“202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和发展预制菜产业’,并将其作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实现路径。”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惠宁代表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发言时说,近年来,湖北抢抓风口加速布局,预制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打造出周黑鸭、精武鸭脖、潜江小龙虾等一批驰名中外的预制菜品牌。

黄惠宁就“重安全提品质强品牌,努力推动湖北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建立湖北预制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体系,构建高效的预制菜安全监管体系;鼓励预制菜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开展荆楚预制菜生产全过程品质综合评价研究;鼓励骨干预制菜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挖掘整理荆楚预制菜背后的文化现象,做大地方特色产品公共品牌。

多维度、全方位落实“四个最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委员们认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多维度、全方位落实“四个最严”。

姚德新在主题发言中建议:强化服务监管,加强源头治理,深入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开展“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建设“阳光农场、阳光工厂、阳光厨房”,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省政协常委、民革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秦明山代表民革湖北省委会作了“推进农药兽药减量化行动,更好保障食品源头安全”的发言。他建议: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等行动,加强基层技术监管能力建设;支持农药兽药替代产品研发应用;加强科学用药指导服务;加强农药兽药生产销售与使用监管,持续推进农药兽药减量化行动。

就“进一步夯实食品添加剂法律监管根基,全方位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秘书长姚从升代表民建湖北省委会作了发言。他建议:应持续更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限量标准和管理措施,并根据新需求进行定期修订;严格审核食品添加剂的注册和调查报告;宣传食品添加剂知识以正向引导消费者;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反向促进食品添加剂规范管理。

“目前,我省已建设起局部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平台,宜昌市和襄阳市进入了全国支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58个试点城市之中。”省数字经济专家库专家、神楚科技公司董事长李宗安说。

李宗安代表民盟湖北省委会作了“以大供应链体系平台为基础,构建我省数智化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发言。他建议:建设统一大供应链平台,主攻食用农产品流通追溯领域,在全省17个市州建设二级供应链平台,接入全链条节点;以全省大供应链平台为核心,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全链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依托前两个平台建设大数据资产平台。

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健全防控体系

加强风险预判,健全防控体系,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夯实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基础工作,是与会委员、专家和政协工作者的关注重点之一。

姚德新在主题发言中建议: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出台基层公检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构建市县联动检测体系,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善风险处理机制,组建省级食品安全应急保障队伍,联合建立舆情应对机制;夯实风险防控基础,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水平。

省政协常委、宜昌市政协副主席孔福生代表宜昌市政协发言,就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着力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规范监管人员专业化配备、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清单、监管人员专业培训;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夯实县级检验检测基础,优化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创新企业自检;着力推动智慧监管赋能,加强省级统筹推进,建立企业强制推进制度,整合智慧监管平台。

多元凝聚合力,推进社会共治

委员们认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需要食品安全监管等诸多部门全力以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姚德新在主题发言中就“多元凝聚合力,推进社会共治”提出建议:全域推进“双安双创”;稳步推进宣传科普,精心组织食品安全“八五”普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科技赋能提升效应,推动“你点鄂检”成为我省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一张闪亮名片。

“强化校园食品监管、夯实师生健康安全防线是一项系统工程。”省政协委员、武汉锦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兴华从改善食堂供餐条件、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注重引入数字技术提升监管效能、坚持食品安全监管与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两手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刘丹平代表武汉市政协作了“构建社会共治体系,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的发言。他建议:完善食品监督网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健全与媒体社会沟通机制,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规范食品行业协会行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食用农产品快检追溯信息等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 2024-06-21 ——省政协“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月度专题协商会纪实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054.html 1 守护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