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基层不是高学历人才绝缘地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高等教育的目的,向来不是鼓励学生一味追求高薪酬和热门职业,而是引导其走上热爱的岗位,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光发热。

一名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有望成功“上岸”安徽乡镇公务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世界名校的博士,何以愿投身皖北乡镇?最近几年,硕士、博士应聘基层岗位的消息时常出现,每次总少不了引发质疑、掀起讨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高学历人才天然就应该奔赴“高精尖”领域,否则就是大材小用,就是人才浪费。时至今日,对于人才供需是否错配的问题,不该止于这种简单的对立拉扯。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虽说这是人之常情,但“高学历”只是意味着接受教育的程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从事某一领域,或者一定不能从事某种职业。高学历人才选择到基层乡镇工作,个人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从一名普通基层干部做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为未来走向宽广舞台打下坚实基础,何尝不是一种务实进取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如今更是愈发多元。什么是理想中的“高处”?如何通达心目中的“高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追寻的路径也多种多样。

基层从来不是高学历人才的绝缘地,在日益注重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当下,不少基层事务都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参与,这也是选调生等专项计划的初衷所在。是不是人才浪费,需要从更宽广的领域、更长期的时段去观察,而不是简单把学校、学历和才华、能力挂钩。整体上看,高学历人才报考基层公务员,仍然只是凤毛麟角,不必上升到人岗错配的层面过度解读。学历是显性的,能力是隐性的,他们能否为基层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带去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蓬勃活力,才最应该追问和掌握。

高等教育的目的,向来不是鼓励学生一味追求高薪酬和热门职业,而是引导其走上热爱的岗位,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光发热。当前,产业科技发展迅猛、智能化管理手段日新月异,公众不妨破除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看到基层社会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打通人才流动的渠道,尽可能多地延揽人才,有利于增强基层岗位的吸引力,壮大基层人才储备。与此同时,从基层做起和在基层锻炼,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胜任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顶尖学府毕业生来到基层就职,打破了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职业选择的固有认知,也展现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元性。无论是选择常人眼里的“向上生长”,还是选择遵从内心的“向下扎根”,我们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每一种选择都值得被理解、被尊重。

--> 2024-06-2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8111.html 1 基层不是高学历人才绝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