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以潜江龙虾之名赴“诗和远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罗珊珊 洪苗苗

潜江,中国小龙虾之乡,美食爱好者的天堂。吃完龙虾去哪里玩?曾是潜江旅游之困。

如何让“食客”变“游客”,“流量”变“留量”?潜江文旅动作不断——

老景点潮起来,乡村游火起来,潜江龙虾IP热起来,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活力满满。据统计,今年1至6月,潜江游客接待量达45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其中,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达9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和17%。

从美食文化到文旅名片

“潜江龙虾”IP出圈出彩

烟火人间,夜色正浓。

盛夏时节,潜江生态龙虾城内,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快朵颐,品尝小龙虾美食。

潜江龙虾,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以其独特的创新潜力,化身为潜江这座城市的标签。

“龙虾+活动”丰富新体验。潜江“虾皇杯”龙虾村BA篮球邀请赛,来自黄梅、监利、公安、洪湖等小龙虾主产区的6支球队激烈竞技,展示篮球技艺和地方特色。潜江龙虾音乐节,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共同见证龙虾与音乐的完美邂逅。

“龙虾+旅游”畅享新乐趣。生态龙虾城、潜江龙虾展示馆、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打造小龙虾旅游目的地。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整合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莫岭马拉松赛道民宿等旅游资源,布局1850亩综合性农旅融合项目,让游客吃得到虾、买得到虾、看得到虾、玩得到虾。潜江龙虾高铁冠名专列开通,更让“潜江龙虾”飘香四溢。

从美食文化到文旅名片,“潜江龙虾”让文旅出圈、城市出彩。

潜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潜江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品尝美食、感受文化。未来,潜江将继续深入挖掘小龙虾文化,推动龙虾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潜江龙虾成为城市新IP。

从老景点到潮地方

龙展馆焕发新活力

5月18日,全新升级的潜江龙展馆正式开馆,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热锅倒入油,加葱姜蒜翻炒,加香料,再把龙虾倒入锅。”走进展馆,点击屏幕,虚拟大厨手把手教你烧油焖大虾;穿越时空隧道,体验“小龙虾奇幻之旅”,身临其境领略潜江水乡园林的四季风貌。

“很棒,科技感满满,互动感、体验感十足!”龙展馆焕然一新,游客纷纷点赞。

龙展馆于2017年投入使用,是潜江第一个多功能展览馆。过去,由于展示手段单一,与参观者互动环节少,展览馆没有对外开放。

潜江市文旅集团总经理毛向华表示,今年,该集团将小龙虾博物馆全新改造升级开发,通过AI、MR、虚拟数字人等高科技声光电特效,解密小龙虾在节气轮转里的生长奥秘,全面对外开放,打造游客钟爱的“潮地方”。

在这里,有潜江麦秆画、非遗剪纸等龙虾文创产品,还有潜半夏、江汉大米等潜江特色特产,游客能“一站式”看遍潜江好物、装满“购物车”。

不止龙展馆,去年,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潜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破零”。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该景区将引进骑马、射箭、投壶等体验项目,让“老景点”焕发新活力。

从卖风景到卖场景

乡村游“吸粉”又“吸金”

夏日时节,走进潜江市曹滩村西西花园农场,一阵微风拂过,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咔嚓!”不少身穿汉服、束起发髻、手持折扇的年轻人在此拍照打卡:“这里很美、很出片,我们非常喜欢。”

西西花园农场因“高颜值”出圈,附近居民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寻一处闹市里的静谧。

农场负责人魏平介绍,农场有200多种玫瑰花,景色宜人,但一年盛花期只有15天,纯靠门票,业态较为单一。现在,农场引进小动物、水果采摘等项目,组织户外婚礼、公司团建等活动,丰富场景填补淡季空白。

错落有致的帐篷、霓虹闪烁的舞台……夜幕降临,潜江东荆河畔的“月光码头”露营基地,三五好友在星空下惬意地聊天。

“露营基地设在东荆河畔,看中的是这里的好风景、好人气。”基地负责人涂永波介绍,这里不仅有2万平方米的大草坪,还有露天酒吧、音乐会、烧烤等新业态。目前,游客量已达去年全年总和。

“哇,我抓到鱼了。”在潜江周矶管理区楚潜村韵生态园,游客卷起裤腿,体验钓虾摸鱼的快乐。这是潜江最早的乡村游景点之一,过去以观赏、宴会、垂钓等为主。今年,新增推车比赛、捉鸡插秧、钓虾摸鱼、捡鸡蛋等农家特色体验项目,成为不少游客的新喜好。

从卖风景到卖场景,潜江不断创新产品供给,旅游消费由走马观花向沉浸式体验转变。

--> 2024-06-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766.html 1 以潜江龙虾之名赴“诗和远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