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戏曲+美食+街区

——解锁竹溪武陵不夜城持续火爆密码

“戏曲+美食+街区,既传承活化非遗,又带动激发活力,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示范。”6月14日,参加十堰市艺术创作培训会的近200名文化文艺工作者,在沉浸式体验竹溪武陵不夜城景区发展情况后,纷纷点赞。

据了解,4月底,开街百余日的武陵不夜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截至5月31日,开街154天的武陵不夜城,先后5次登上央视,成为央视国际频道《新闻观察》栏目探析沉浸式文旅街区的案例,累计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位于鄂西北小县城的武陵不夜城何以持续火爆?

抢抓强县工程机遇

昔日棚户区变身3A景区

赏绚烂灯光、观特色表演、品夜市美食……当前,不少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来到武陵不夜城放松身心,沉浸式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夏夜盛宴。

“好漂亮、好热闹,有口福、饱眼福。”6月10日晚,来自重庆市巫溪县的高中毕业生李梦臻来到武陵不夜城游玩后,发朋友圈感叹道。

竹溪县古称武陵,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沿竹溪河而建西关街,街长1910米、宽5至7米。武陵不夜城的前身,就是西关街。历经近600年岁月冲刷,繁华落尽的西关古街变得岌岌可危,交通不畅、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等问题,影响街边1800余户、4600余名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2013年,竹溪县启动西关街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明清一条街为东西主轴,建设仿古建筑,再现古镇风貌。建设、回迁后的西关街,集聚了上万人居住生活。可由于小区物业不健全、购物不方便、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建成后的西关街“黑灯瞎火”“楼市空空”。

2023年9月,竹溪县抢抓强县工程机遇,招引十堰文旅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昶禾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实施武陵古镇项目。该项目以山二黄文化为内核、以美食为产业主导、以夜间经济为切入点,对西关街进行品位提升,着力打造“戏曲第一街、鄂西第一宴、秦楚第一游”。

2023年12月30日,武陵不夜城甫一开街,迅速成为鄂西北网红打卡地。

稀有剧种唱“大戏”

传统文化赋能景区

武陵不夜城街区集合潮玩、文创、动画等元素,而当中最大的亮点,是沉浸式戏曲体验。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属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角色分行与汉剧相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各行演唱自成特色。在武陵不夜城,有不少古装爱好者特地身着汉服前来“打卡”,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编导团队立足山二黄创新编创的戏曲情景剧《武陵梨园情》,打造粉墨伊始、万方乐奏、百味竹溪、衣冠凤华、羽化成蝶、赛博空间、武陵情缘等七大戏曲主题和15个文化节点,整条古街将这些节点一线串联,使剧情环环相扣、精彩不断,游客直呼“好看又好听”。

“来看看糖葫芦儿”“吃正宗的竹溪懒豆腐喽”……入夜,武陵不夜城内,商贩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武陵不夜城吸引106家商户入驻,直接带动就业1300余人,增加就业岗位2060个。“肯德基”“朝天门火锅城”等一线品牌抢滩落户;位于主街区的十三西施美食城,主打格格、懒豆腐、合渣等13道竹溪传统美食,充分展示竹溪当地特色。

截至5月中旬,在武陵不夜城的带动下,该县旅游接待同比增长144.96%,旅游综合收入达42.09亿元,同比增长95.49%。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竹溪频道 作者 郭军)

--> 2024-06-17 ——解锁竹溪武陵不夜城持续火爆密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475.html 1 戏曲+美食+街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