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走向专业化

社工“热” 民心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李光正 通讯员 姚韦伟 姜蝶

让居民获得更多贴心服务

“前年考中级社工师失利了,经过两年学习和沉淀,今年我再次报考中级,希望能成功。”6月15日,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场外,武汉市汉阳区建桥街道琴台社区党委书记周丁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已经成为必备技能。

社区工作为何需要专业社工知识?周丁认为,随着社区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社区工作者需要提升服务群众的专业能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方法,“2018年,我考取了初级社工证,这不仅为我从事社区工作带来了新的视角,更让我深刻理解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重要性。”

在照料社区空巢老人等实际工作中,周丁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介入,让社区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和贴心。“我们会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探访空巢老人,链接医疗资源义诊,带老人们出门社交、玩游戏等等。”周丁说,前不久,在社工和志愿者带领下,社区组织的一场趣味运动会就让社区空巢老人们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乐开了花。

周丁的感悟并非“一己之见”。武汉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李明慧最近在社区开展志愿者培育项目,她把从备考中级社工证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项目中,让居民享受到志愿者更多暖心服务。

“我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争取获得更高级别的社工证。”她说,近三年的社会工作服务经历让她意识到,必须通过参加考试的方式,逼自己掌握更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

社工证“含金量”逐渐上升

“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是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2024年,我省报考人数都超过6万人,今年报考中、高级的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从业者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自200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者职业热度的不断升高,社工证的含金量逐渐上升。

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对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100元、200元、300元的职业补贴。

社工机构也同样重视这一纸证书,对获证人员给予激励。“比如武汉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取得证书的初级社工每月补贴300元,中级500元,高级达到700元。”李明慧说。

记者了解到,考取社工证后,社工收入往往有大幅增长,同时,中、高级社工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更广阔。“比如,我省最稀缺的高级社会工作师,我们会邀请他们作为行业专家,向全省会员单位授课。”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秘书长王玲说。

打造社会工作高地

随着政策鼓励、招聘挂钩、职业认可的推进,社会工作的前景不断向好、价值不断凸显。“我省通过壮大人才队伍、助力社工机构稳步发展、推进社工站建设等措施,有力推动了社会服务质效提升。”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在省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启动了社会工作公益性培训,吸纳省内10名资深社会工作人才录制考前培训课程,师资团队以省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为主。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枢纽作用,依托省级社会工作人才专家库,深化“五社联动”理论和实务研究,积极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并举办了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我省社工机构达778家。相关部门鼓励社工机构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组织资助项目,加强自身建设,培育骨干队伍,社工机构实施的项目覆盖关爱“三留守”人员、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和谐医患关系、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民政、卫健、司法、教育、团委、妇联、残联、工会等多个部门和群团组织。

今年,省政府将社工站在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推进2024年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力有序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运行。

--> 2024-06-17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走向专业化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470.html 1 社工“热” 民心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