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加强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保障民生和服务社会作贡献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湖北参赛队合影。(省民政厅供图)

5月29日至31日,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这是民政行业规格最高、赛项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志性赛事,共设置养老护理员、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5个竞赛项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参赛队伍、307名参赛选手切磋技艺、互学互鉴、各展其能、奋勇拼搏,湖北参赛队10名选手参赛,8名选手获奖,湖北省民政厅还荣获组织奖二等奖。

近年来,省民政厅多措并举推进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民政高技能人才,他们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贡献了才华和智慧。

壮大养老护理员队伍

全力守护“夕阳红”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省民政厅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配合支持,持续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努力提升全省养老服务队伍素质。

出政策,加强顶层设计。省民政厅先后指导武汉、宜昌、咸宁等地,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奖励补贴、长期从事养老照护工作奖励补贴、养老护理岗位津贴、培训补贴和积分落户等制度,并组织力量就建立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和岗位津贴制度进行前期摸底调研,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抓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省民政厅发挥武汉、宜昌、咸宁3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作用,每个培训基地每年补贴50万元。2023年,省民政厅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举办全省养老护理员师资培训,培训147名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技术骨干,44名学员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水平认定,取得三级、四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在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和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举办6期全省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培训班,共培训600人,参训人员同步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办大赛,搭建交流平台。2023年9月,省民政厅联合省人社厅、咸宁市政府,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养老护理)大赛,经市、州选拔赛遴选的70名养老护理员参加,3名选手荣获大赛一等奖、12名选手荣获二等奖、15名选手荣获三等奖;一、二、三等奖选手分别给予5000元/人、3000元/人、1000元/人奖金奖励。

树典型,正向激励引导。省民政厅联合省委宣传部对2022年评选的10名“荆楚最美养老护理员”和10名提名人选的先进事迹进行系列宣传,引导激励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强化奉献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动员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工作,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省还有一些养老机构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来吸引并留住养老护理员。党的二十大代表、英山县孔家坊乡福利院院长邹倩介绍,该院代养社会老人比特困人员更多,养老护理员月收入翻了一倍,大家都很珍惜岗位。

提高殡葬行业认可度

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殡葬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殡葬行业从业者也更加尊重。省民政厅高度重视殡葬技能人才培养,完善行业制度规范,加强院校专业建设,强化协会纽带作用,连续举办殡葬职业大赛,殡葬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和水平持续优化提升。

完善工作机制,培育人才成长的环境。省民政厅注重加强殡葬行业健康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选拔,不断完善殡葬行业工作制度,推进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殡葬职业社会认可度,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湖北省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研制殡葬服务项目设置指导目录,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殡葬职工相关补贴和职称晋升等待遇,加强公益性殡葬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殡葬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利用清明节等时机,宣传殡葬行业优秀人才先进事迹,支持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专业培养,建设人才孵化的摇篮。省民政厅支持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不断加强“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建立国家级生命关怀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与殡葬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政校行企协同、产学研服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二十多家殡葬机构合作,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双向互聘”,形成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政校行企协同师资结构;优化人才培养、就业渠道,每年向省内外殡葬行业用人单位直接输送殡葬专业优质毕业生100余名。

做强行业协会,打造人才交流的纽带。省民政厅发挥湖北省殡葬事业促进会的行业协会纽带作用,组织殡葬行业会员单位、企业、专家、职工和从业者等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协调行业先进单位和龙头企业,组织专家和技术能手开展技能人才交流培训;加强对会员单位指导,提高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举办职业赛事,创建人才选拔的平台。省民政厅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部门持续举办“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民政行业殡葬类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殡葬行业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平台。该赛事为省级一类赛,每2年举办一次,涵盖殡葬4个工种,已成为行业的标杆,通过大赛选拔锤炼,累计产生“湖北省技术能手”24名,有效提升全省殡葬人才队伍素质和形象。

近年来,殡葬行业的优质高素质人才仍处于“供小于求”状态。积极吸纳优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殡葬行业的高质量和产业化发展,追求业务更丰富多元,是现实的必然。一些院校殡葬专业招生火爆,说明已经有不少的青年学子转变观念,能够接纳殡葬行业,且愿意成为相应的从业者。

培育康复技能人才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康复辅具行业关系着残疾人、老年人等功能障碍者的生活质量。我国是世界上对康复辅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一直以来,我国康复辅具行业都处于稳定增长中。近年来,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急需大量康复技能人才。

省民政厅历来重视康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主要为全省残疾退役军人、社会残障人员及老年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优质技术服务。在当前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背景下,该中心按照建设专业化康复技能人才队伍的要求,在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强化措施,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养老助残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以公开招聘构筑人才“蓄水池”。该中心主要以公开招聘方式引进康复技能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岗位明确报考条件,并通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优秀人才,在面试中以实践操作方式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考查,确保人才质量。中心现有假肢、矫形器专业人员15人,其中高级工3人、技师3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假肢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4人。

以技能培训打造人才“加油站”。该中心每年组织开展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特殊工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每两年组织开展湖北省民政行业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职业技能大赛,做到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同时,中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加强技能培训,2023年共组织开展足脊康复知识培训、坐骨包容大腿接受腔生物力学、大腿假肢接受腔承重取型技术等相关技术培训8期,参加培训人员51人次。今年计划安排上下肢假肢培训、足脊矫形培训、数字化软件修型建模培训等相关培训5期。

以岗位锻炼开启人才“加速器”。为促进康复技能人员成长成才,中心安排评估适配、公益服务、课题研究、技术研发等多岗位实践,加强人才锻炼。2022年,中心建成了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年多来,成功培养一批掌握数字化足部矫形技术、假肢矫形器CNC模型加工技术、小腿假肢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的技能人才。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一方面将打造康复评估与技能培训基地,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健康照护师等培训认证,另一方面将发挥湖北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作用,加强会员单位康复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更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服务需求。

--> 2024-06-1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457.html 1 加强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保障民生和服务社会作贡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