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永强
少年吃粽子,对于我们是件奢侈的事。但是即使家里再困难,过端阳是必须要吃粽子的。
农历刚刚踏进五月初的门槛,母亲就把想办法弄来的糯米用瓦盆浸泡起来。如果某年糯米少了做不了几个粽子,母亲就会把少量的粳米掺进去,尽量多做几个粽子。
老家的后山丛生着密密麻麻的箬竹,端阳节前几天,箬竹林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钻进箬竹林里,精心挑选叶片宽大没有破损或锈斑的箬竹,一枝枝掐断抱回家。母亲会把最好的箬竹叶一片片摘下来,用溪沟里的山泉水洗干净后,也浸泡到瓦盆的泉水里。这样处理好了的箬竹叶,在瓦盆里清清亮亮绿得逼人的眼。
五月初四的晚上,母亲与来家里过端阳的亲戚们一起,围着糯米被泡得丰满了的瓦盆,又把装着箬竹叶的瓦盆移到旁边,准备包粽子了。忠实的观众和听众,自然是我们兄弟姊妹们。
母亲从瓦盆里取出一片青绿的箬竹叶,麻利地卷成漏斗状,用勺子舀出不多不少的糯米装进漏斗里,再把一颗红枣摁进去用糯米覆盖好。只见母亲双手灵巧地动作着,一枚有棱有角的三角形粽子就被彩色丝线缠好了。
母亲会在我们又一次要求下,一如既往地为我们重复讲述屈原的故事。那枚粽子是最好的道具,母亲指着粽子的三角形,告诉我们做人要学屈原有棱有角,不要圆滑讨巧;竹叶青得发亮糯米白得发光,就是屈原做人一辈子一清二白;那颗红枣是屈原对君王和国家的心,无论受到多么大的委屈甚至迫害,也永远是鲜红而忠贞的。我们是屈原的后人,世世代代都要把屈原当作我们做人的榜样。
一枚枚三角形的粽子,从母亲的手里脱颖而出了,关于屈原的故事或传说又被传讲开来了:屈原老宅门前“玉米三丘”里丰产的水稻,曾经哺育了乐平里的父老乡亲们,那是屈原从江汉平原上为故乡寻来的水稻良种,至今还香着乐平里乡亲们的饭碗;乐平里的“灵牛”至今听从老农口里发出的指令,在稻田里辗转往返地犁开稻田,那根用来指挥老牛耕田的绳索,被善良的老农临时用来救急,为求学的屈原捆扎好散落一地的书简,屈原感动之余对老牛说了一句话:牛啊牛,你一定要听老农的话呀,从此乐平里有了“听话”的“灵牛”;屈幺姑闻知哥哥屈原为醒世人以身殉国而投汨罗,天天对着江面呼唤“我哥回,我哥回”,最后幻化为“子规鸟”,年年端阳节都要啼血而唤“我哥回”……年年岁岁的讲述,成为了屈原故乡人一种生生不息的习俗,成为屈原故里人恪守的行为操守。
母亲是什么时候睡觉的,我们不知道。早上迷迷糊糊地被母亲推醒后,翻身起床拿起晚上准备好的镰刀,一口气跑到早就被我盯好了的五月艾那里,三下五除二地把放倒的五月艾收好,又一口跑回家才长长地出一口气,然后自豪地向母亲报告,我割五月艾时一句话也没说,没有吵闹到屈原大夫,五月艾上面屈原思乡的泪珠还亮晶晶的,我也没有碰掉。母亲用毛巾为我擦去脸上的汗水,心疼地对我说,快去吃发面粑粑和加豆豉炒的腊肉,吃完了带上两个粽子去看划龙船,把屈原大夫接回来过端阳。
屈原沱的江面上,早已人山人海,一条条活灵活现的龙船早已在江面排开,只等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鲜红的太阳从西陵峡口跳出来的时候,领头龙船上的祭司突然撕心裂肺地大放悲声:“三闾哟大夫啊,回故里哟!”龙船上和岸上的大鼓、铜锣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龙船上的划手和岸上的观众,整齐划一地发出应和之声:“回故里哟,嚯嘿哟!”江水在锣鼓声、唱和声中,不由自主地跳动着,让每一条龙船起伏跌宕着。
代表某一个方阵的龙船划过来了,岸上的方阵就响起热烈的鞭炮声和叫喊声,人们把手里舍不得吃的粽子,纷纷投向龙船划过来的江水里。我手里的两个粽子早已被攥得汗淋淋的,我毫不犹豫地扔出去了一个粽子,另一个却有点儿舍不得扔出去。粽子的清香透过箬竹叶,勾引着我的味蕾,一年才有这样一个品尝粽子的机会,我真想吃一次,哪怕只咬一小口也好啊。
江面上传来了屈幺姑的呼唤:“我哥回呀,我哥回!”听到屈幺姑的呼唤,想到母亲讲述的屈原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把那枚带着我体温和向往的粽子,投向了滔滔江水里。刹那间,我看到了驮屈原回到故乡的那条神鱼,摇头摆尾向我游过来了,还看到屈原大夫目光炯炯地踏着巨浪,对我挥着大手含笑而来,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嘴里喃喃而语:大夫啊大夫啊,回故里哟!
回到家里我又渴又饿。那两枚粽子本来是我过节的“盛宴”,却被我全部投到了江水里。母亲知道我这样做了,虽然有点儿心疼我,但是却很赞赏我。她让我先喝了一碗凉茶,然后拿出一枚热气腾腾的粽子亲切地对我说,趁热把粽子吃了吧。
我把粽子碧绿的箬叶小心剥开,洁白的糯米散发着浓香,粽子里面红枣的红穿透而出。我没有急于去吃粽子,而是看着母亲,任由我的泪水无声地流淌在我的脸颊上……
那枚热气腾腾的端阳粽,那枚清清白白的端阳粽,那枚洁白里透出坚定的红色的端阳粽,从此永远定格在我的人生操守里,定格在我对屈原的崇敬里,定格在我对亲人的无尽缅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