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端午节记忆

□ 陈应松

端午节是夏季来临的节日,在荆州公安县,这里已经进入炎热季了,记得涉水去打芦叶,就是粽叶,一试水温,可以一游,便脱掉衣服,滚入水中。从端午开始,男孩子们“打扑泅”的日子就来了。端午也是夏收完成的一个庆贺日子,新麦登场后,就有了新麦面做的包子,比陈麦面香软,家乡的端午除了包粽子,一定要蒸一锅新麦包子全家吃,这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

清同治本公安县志关于端午节的记载有:“端午采艾插户上,取菰叶裹糯米为角黍,相馈遗。置雄黄于酒中饮之,妇女儿童佩艾符,小民竞渡龙舟。《荆楚风时记》曰:此灵均沉汨罗日也,人哀其死,舣舟楫拯之,相沿为俗。”

清光绪《荆州府志》记载:“五月五日,采百草悬艾于户,食角黍,书符作门帖,以雄黄朱砂入酒饮之。用艾茎洒雄黄酒于户舍墙壁,小儿则以其末涂耳鼻,云辟百毒。是日竞渡,楚俗咸同,而江津龙舟尤盛。《荆楚岁时记》宗懔,常于五日未鸡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榄而取之,用灸有验。又五日用兰汤沐浴。《隋书·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櫂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

菰叶,茭白的叶子,书上说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显然这角黍应该不是如今的粽子,是从什么时候被芦叶替代的,不得而知。但从我记事起,包粽子就是用芦叶,因为芦叶煮出的粽子有一股美妙的清香味,菰叶应该没有,菰叶比较狭窄,不如芦叶宽大好包。另外,也有山区用竹叶包粽子的,在荆州却似乎很难见到。用兰花煮水沐浴,此习俗应该来自春秋战国,屈原好兰,他的作品中多出现以兰花比君子,而当时的楚地,也以佩戴兰花为雅趣。我的记忆中,没有人佩戴过兰花,更没人以兰汤沐浴了,这是太奢侈的事。但端午前后佩戴小白玉兰和鬓上插栀子花,为妇女们的乐事。

仅仅采艾插门上,也非如此,自小我们就是采艾蒿和菖蒲两种,艾蒿有中药浊重的气味,而菖蒲则有湖水的清香味,为什么是这两种混合在一起?可能是菖蒲有修长的形状,配在一起,插在门楣上,有一种插花的美吧。这种习俗,已经融进了我的生活,从来,我家四季的门楣上,都挂有艾蒿,让它枯干,等来年的农历五月再换一把新鲜的艾蒿。枯干的艾蒿,当你开关门时,都会闻到一缕来自大野的药香味,并且相信它可以去秽除邪避瘟疫。如果你身上骚痒,长疮生疔,视物不清,用干艾蒿煮水洗澡洗眼,效果非常好,可以退毒气,但我从来没有用过。端午挂艾蒿菖蒲这种习俗在湖北楚地,几乎家家如此。

小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个节日有纪念屈原的意义,只知道端午就是吃粽子看龙舟。我家乡的小镇黄金口,每年端午都要进行划龙船比赛。在那个破四旧年月,虽然保留有划龙船(不说龙舟)的习俗,但我们的龙船没“龙”,也就是水乡到处可见的小划子。划龙船主要是虎渡河两岸对阵,这边是镇上的队伍,那边是玉湖的队伍。之前双方协商好了,一条船多少桨手,然后共同出钱在镇上蒸两箩筐菜包子,加上几篮子粽子。船从上游的武侯祠出发,到老场的河道拐弯处靠岸,那儿有一个平缓的大沙滩,距离约有四五里。端午那天,两岸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比赛的,各自为自己的龙船加油。我们那天上午不上学,学校放假,就是让我们看划龙船。镇上的划船选手大多是搬运站的工人,加上铁匠木匠等,他们力量大,而对岸的农民也是训练有素的玉湖上的打鱼人,从小划船。桨手们由公家配发统一的汗衫,桨手八人或十二人不等,鼓手一个,指挥一个,一声令下,船便进入河心,飞快向下游划去。谁抢先上岸,就得到了早放在那儿的包子粽子,作为胜利的奖品分而食之,胜利的鞭炮也自然会在他们船头响起。作为胜者,他们将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古时候楚地的端午划龙舟,虽不得见,但有诗人留下了精彩的描绘。我家乡的晚明公安派,三袁兄弟的袁宏道有观沙市龙舟竞渡诗:“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魅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壑猊触石,健马走坂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妖鬟袖底出巾冠,白颠髯下立青娥。朱阁玲珑窗窈窕,轻烟倩语隔红罗。北舟丝管南舟肉,情盘景促欢奈何。云奔浪激争抚掌,亦有父老泪滂沱……”这阵势如一场大战的描绘,非常壮观。袁中道也有观沙市龙舟的诗:“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鸟,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鲜。万人齐著眼,看取一舟先。”

荆州为楚地中心,屈原一生在荆州为官,在荆州被贬,有考证说,屈原虽记载为秭归人,这只是他父亲的老家(封地),而屈原出生在荆州,读书在荆州,就是荆州人。纪念他是荆州人对老乡屈原忠贞爱国情怀的一种尊敬,对他文学才华的一种激赏。后来,划龙舟也渐渐演变为各地庆贺夏收的嘉年华,因此,端午也叫夏节。

荆州公安的端午又叫端阳,分头端阳(初五),中端阳(十五),末端阳(二十五),最热闹的还是头端阳。一个端午节拆分为三次,不知外地有此习俗否。但对端午的重视,在中国的大节中,一节过三次,有点奇特。

饮雄黄酒我尝试过一两次,印象不深,许多人家是会喝的。洒雄黄粉对小民家庭少见,但端午这天,母亲肯定会买些六六六粉来,沿墙角撒,因为端午之后,毒虫毒蛇开始活动,六六六粉可以杀死蜈蚣蝎子之类,防止它们进入屋内咬人。

公安是水乡,芦苇遍地,水乡的粽子一定是芦叶所包。包法有两种,一种为菱角粽,一种为美人脚。菱角粽团头团脑,而美人脚却是很尖很长的式样,有三寸金莲的意思。美人脚要包得特别尖细有形,只有心灵手巧的妇女才能包出这种粽子,紧凑秀雅,婀娜多姿。沾上白糖吃,比菱角粽软糯,我们小孩最爱吃美人脚,将粽叶剥了,露出尖尖的粽肉,沾着碗里的白糖吃,一点点地咬,很有趣味。包过粽子的叶子不要丢弃,可以切小后煮稀饭吃,有粽子的清香。

公安的粽子没有江浙那么多讲究,不包咸粽,不包肉粽,连放入红枣什么的也省了,不油腻,不串味,就是糯米,简单好吃,我们叫清水粽。几十年,我对粽子的选择只有清水粽,而且一定是要芦叶所包,不吃那些市场上眼花缭乱、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粽子。味蕾深处是故乡,味蕾深处也是美好的童年。

--> 2024-06-1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335.html 1 端午节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