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唱响文化之歌、民族之歌、青春之歌——

声乐展88首曲目“声声”动情

6月13日晚,首场声乐专场演出在襄阳市图书馆音乐厅举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乔森垚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雷闯

在蒙古歌曲《莫尼山》中“一览”草原自然风光;在《阿拉莫莫》中感受彝族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舟中晓望》中,探访孟浩然笔下的盛唐山水……

6月13日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声乐展演在襄阳市图书馆拉开序幕,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声乐盛宴。

此次声乐展演持续3天,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2100余名学生带来88首作品,在古城襄阳唱响文化之歌、民族之歌、青春之歌。

民族风情浓郁多彩

6月13日晚7点,图书馆音乐厅座无虚席,台上大幕缓缓拉开,一声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响起,瞬间将听众带向辽阔的草原。

“风吹过青草连绵,莫尼山矗立在眼前,巍峨身躯高入云端,守护着我们的平安……”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40名学生,在台上深情演绎草原歌曲《莫尼山》,跟随着动人的旋律,听众“领略”了莫尼山的自然风光。一曲唱罢,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为了让作品情感更好地表达,我们增加了更多民族性的元素。”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合唱团指挥贾佳称,《莫尼山》本身就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的草原歌曲,在彩排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不断调整,最终将蒙古族长调、马头琴等蒙古族元素融入前奏、副歌及尾声部分,作品呈现更加丰富。

领略了蒙古族的自然风光、感受了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后,一首欢快的彝族歌曲《阿拉莫莫》,吸引听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欸,阿依麻麻”……来自西昌学院的15名大学生,身着彝族服装,在台上时而对唱,时而手牵手跳跃,生动活泼。

该校带队老师彭冬阳介绍,这首由西昌学院学生展演的原创歌曲,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智”与彝族民歌相结合。“克智”是彝族广为传诵的诗体口头文学,朗朗上口,搭配彝族民歌,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出彝族青年对自然、智慧等美好的向往。

玉林师范学院学生演唱的《敕勒川》,勾勒了北国草原的壮丽风光;北京物资学院学生演唱的《翁嘿呀》,描绘出吉林延边朝鲜族的劳动场景;一首《山村的笑》,将湘西苗寨十八洞村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后,载歌载舞喜迎美好生活的欢乐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声乐展演项目对接人阮珍珍介绍,今年声乐展演的曲目,极具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展现了祖国的大美风光和各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面貌。

古诗新唱文化味十足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千年前,襄阳籍诗人孟浩然在前往天台山的途中,写下诗歌《舟中晓望》。

6月13日,在孟浩然的故乡——襄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用音乐对该诗进行演绎,带领听众探访孟浩然笔下的盛唐山水。

水天一色,东南天际霞光万道……在古韵曲调中,听众仿佛跟随孟浩然,顺长江而下,见天边霞光升起。随着钢琴曲调逐渐轻快,歌词也转变为现代语言:“一艘艘轻舟,载着自由的念头,那天边朝霞就是心中所向……”

“这首歌兼具文化性和时代感。”青年作曲家吴昊介绍,这首歌前半段通过古韵曲调进行演绎,勾勒出原诗表现的秀美风景;后半段对原诗进行扩写,配上充满幻想与激昂的乐曲,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洒脱、豪情。

吴昊称,本次大艺展在襄阳举办,孟浩然是襄阳的文化符号,希望通过古诗新唱的方式,将襄阳文化推向全国。

除《舟中晓望》外,本次声乐展演,不少演唱歌曲是由古诗词改编而成,文化味十足。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带来的《新·清平乐·村居》,用音乐描绘出辛弃疾笔下五口之家的生活之趣;武汉音乐学院学生演绎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观沧海》,表达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在历史古城中演唱千年古诗词,是很有意思的碰撞,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来自江苏的观众卢晓进说。

--> 2024-06-15 唱响文化之歌、民族之歌、青春之歌——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315.html 1 声乐展88首曲目“声声”动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