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彭洪林 刘炘迪 黄敏之
5月29日,雨后的三峡云顶,云海翻涌。飞鸟急促空灵的叫声,不时划破密林的宁静。
这里是三峡库区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宜昌市夷陵区西北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总面积14225公顷,森林覆盖率98%,森林蓄积量48万立方米。
在全世界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中,大老岭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大通道上。每年,成群结队的候鸟飞越三峡,长途跋涉后在大老岭小憩。
作为食肉类猛禽,金雕曾分布广泛,但因人类活动加剧,栖息地丧失,导致数量急剧减少。
连续多年,大老岭保护区又监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的身影。
金雕的归来,成为大老岭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重要标志。
山林深处,一座30平方米的小木屋和10平方米的帐篷,支起了我省第一家鸟类环志站——湖北三峡大老岭鸟类环志监测站。
15年来,一群护鸟使者,在这里演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他们,追寻飞鸟15年
“啁啾!啁啾!”鸟鸣清脆婉转,从林中传来。
“这是黄腹山雀在唱歌。”与鸟儿打了15年交道的高新章笑着说,他能听出50多种鸟类的鸣叫声。
2009年,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站成立,高新章成为一名护鸟使者。
鸟类环志就是给小鸟脚上套一个薄薄的钢环,打上独有编号。当环志过的鸟再次进入其他环志站区域,工作人员就可根据其编号,推断出它们的分布范围、迁徙路线和速度。
高新章的任务,就是为进入环志站区域的鸟儿拍照、测量,记录体重、尾长、翅长、喙长等数据,为它们“上户口”。
1992年,24岁的高新章一毕业便来到大老岭,成为林场工人。“那时候,这里还是国营林场。每次伐木,树一倒,小鸟、松鼠一哄而散,都没了家。”他说,随着木材被一批批运出大山,大老岭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野生动物不断减少。
2000年,国家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老岭禁止伐木,国营林场就地成立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高新章也转型成为一名护林员。
2008年,直到一批候鸟在大老岭受伤,大家才发现这里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随后,鸟类环志站成立,高新章每次出门,都要在口袋里装一本鸟类图鉴,方便识别并给当地或途经的鸟儿登记身份。
大老岭保护区海拔175米至2048米,每年有三四个月都在下雪。给鸟环志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4月到5月,秋季9月到10月。
“有些小家伙别看小小的,凶得很。”高新章的虎口上,一道红色的伤口已经结痂,这是在给伯劳鸟环志时被扎伤的,伯劳喙尖、爪硬带钩,一不留神就会把手扎伤。
保护区猛禽多,被啄被挠,对高新章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对他而言,这都是“幸福的烦恼”。
每天早上5:30,迎着朝阳出发,到晚上10点收工。15年来,他与6名同事已累计为234种鸟类“上户口”,为鸟类科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308种鸟类安家大老岭
随着鸟类环志监测工作推进,大老岭保护区声名鹊起。
在专业环志监测基础上,2022年,保护区观鸟队正式成立,由保护区业余爱好观鸟的工作人员自发组成。
保护区内,各种珍稀鸟类图片随处可见。“观鸟是鸟类环志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记录鸟类品种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观鸟爱好者的摄影作品,也可以直观地展现这片区域的鸟类种类。”大老岭保护区管理处信息监测科丁峰说。
2021年,丁峰进入大老岭保护区管理处,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他。每天上下班,他都要带上长焦相机,沿山漫步,拍鸟观鸟。
多年来,山林里已建起4个鸟类环志场地、1条鸟类环志步道、3条观鸟小径和1座鸟类环志木屋。
前不久,一只正在觅食的仙八色鸫,被丁峰的相机捕捉下来。“这是一种濒危候鸟,原本生活在低山丘陵,如今也会在这里的微型湿地休息。”他如数家珍地说,这林间200余种鸟,都是他的“老朋友”,30多种长相相似的柳莺,他听声识鸟就能辨个八九不离十。
去年,观鸟队组织首届大学生观鸟比赛,吸引了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参加。同时,观鸟队也会走出大老岭,参加全国各级观鸟赛事活动,不断提高观鸟、识鸟水平。
如今,大老岭保护区逐渐形成了以云顶、情人湖、药王溪片区为中心的观鸟路线。今年5月候鸟迁徙高峰期,500多名观鸟爱好者齐聚大老岭观鸟。
截至目前,大老岭有影像佐证的鸟类已达到308种。
五峰后河保护区频现“熊出没”——
村民为动物腾家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王登府 宗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境皆山,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达82%。
后河原始森林起源于1亿3千万年前,15万多亩无人区长出百年古木、千年紫薇、万年珙桐。
1984年,位于三峡南岸的后河保护区建立,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方圆103.4平方公里。
科考发现,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17种,林麝、豹、金雕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66种。
后河保护区是全国黑熊密度最高的区域。
数据显示,保护区内生活有300多户村民,户籍人口1087人,但常住人口已逐年降至几百人,出现了“人退兽进”的趋势。
人熊“冲突”,保护为先
“黑熊又来了,蜂蜜快被吃完了!”不久前,五峰后河管理处收到后河林业队社区村民刘道琴紧急求助,称家里的蜂蜜又被黑熊偷吃了,蜂箱也被损坏。
刘道琴说,这已不是黑熊第一次“作案”:“过去熊在山坡上偷吃蜂蜜,我就把蜂箱往坡下挪,现在已经追蜂蜜追到屋前了。”
去年,黑熊吃掉了刘道琴家的15箱蜂蜜,今年,最后的4箱蜂蜜也没能幸免。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所长王业清介绍,进村“偷蜜”的是亚洲黑熊,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胸口处有一道“V”字形白斑,也被称为“月牙熊”或者“月熊”。
后河保护区成立之前是林场,频繁的人为活动和大量的森林采伐,曾经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境遭到破坏。
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后,后河全域范围停止木材商品性采伐,并实施封山育林,令森林生态休养生息。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也随之加强,黑熊种群逐步恢复。
保护区内生活的村民,主要为后河林业队社区、百溪村、后河村村民。由于地处深山,养蜂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多的蜂农养蜂近50箱,每箱约有2000元收入。
黑熊是杂食性动物,果实、嫩芽、种子、蜂蜜、鱼、蛙、昆虫等,几乎没有“忌口”。除了香甜的蜂蜜,它们还常常进入村民居住的村子,偷食农户种植的土豆、玉米等作物。
“别看黑熊长得比较笨重,实际很灵活,跑得快,而且擅长攀爬。”王业清说,为了预防黑熊闯入,不少村民都在田地、蜂箱周围安装了围网,但往往都被聪明的黑熊连网带箱“一锅端”。
后河管理局工作人员邓长胜介绍,这些年,森林里的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时常下山“偷”蜂蜜、拱庄稼,但没有一个老百姓伤害它们。
“熊进人退”,为动物腾家园
在后河保护区成立之前,进入村庄的黑熊,时常引发人兽之争。
随着保护措施和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村民遇到黑熊改为驱赶,或以鞭炮和点火的形式吓退黑熊。
为避免村民伤害野生动物,同时尽可能减少村民损失,管理处为农户购买了野生动物肇事保险,对黑熊等野生动物造成的破坏,进行一定额度的赔付。
“被黑熊抱走或损毁的蜂箱,每只可以赔付400元。”刘道琴说,虽然仍有较大损失,但动物多了,说明家乡生态好了,“毕竟后河也是它们的家。”
2017年起,黑熊种群开始迅速恢复,下山和进村频率也密集起来。
2022年,后河保护区开始进行黑熊专项调查。“目前,项目前期采集工作已结束,进入后期评估阶段。根据黑熊种群个体数量及性别比例,可以推算保护区黑熊密度及种群数量。”王业清说。
为了给野生动物腾出更多生活家园,保护区范围内逐年进行生态搬迁,将人类活动搬离保护区。核心区内28户村民,目前只剩下5户,缓冲区已无人居住,试验区从356户降至299户。
“宁可人退,也不让一个物种失去家园。”邓长胜说。
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5年累计放流
中华鲟60余万尾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元媛、通讯员郑子叶)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它们一生中有90%的时间生活在大海,性成熟后洄游至长江产卵。
4月24日,1800尾人工繁育“子二代”中华鲟入江。它们从宜昌灯塔广场出发,顺流而下1800公里,约3个月后,将从长江入海。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林枫介绍,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均进行了标记,通过标记可跟踪每一条中华鲟,记录其活动范围、洄游情况等重要数据,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评估增殖放流效果。
中华鲟雄鱼性成熟的年龄约为9龄,雌鱼约为14龄。按照其洄游特性,每年6月至8月,性成熟的中华鲟会经入海口逆流而上,返回长江。大约9月至10月,洄游中华鲟抵达湖北江段过冬,并在次年10月至11月抵达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自然产卵繁衍。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在坝下4公里江段形成新的产卵场。令人遗憾的是,2017年至今,葛洲坝下产卵场已连续多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产卵痕迹。
林枫说,中华鲟通过自身繁殖繁衍实现物种延续的能力正在急剧衰退。为保护中华鲟等长江珍稀鱼类的生存环境,2018年,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率先实施长期禁捕,并于2022年2月1日开始禁钓。同时,保护区全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岸线治理。
林枫介绍,保护区投资1282万元开展中华鲟救治中心升级改造,建成中华鲟科普展览馆,不断改善中华鲟人工繁育保种条件,并提升中华鲟救助软硬件条件。
5年来,保护区已组织开展增殖放流20次,累计放流中华鲟60余万尾。
长阳崩尖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期待漫山绽放“鸽子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通讯员 覃丹
初夏,长阳崩尖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田代元,来到珙桐繁育基地,挥镰除草。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为中国独有、国家濒危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因花开如鸽子展翅,又得名“中国鸽子树”。
1900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从长阳将珙桐种子带回欧美种植。此后,珙桐成为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珙桐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2200米的湿润山地环境。其种子硬如核桃,休眠期长,自然环境下发芽率极低。加之幼苗生长缓慢,在干旱高温季节不易存活,珙桐自然繁育困难。
长阳崩尖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曾有野生珙桐零散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前,保护区村民大多不认识珙桐,野生珙桐常被村民当成木柴砍烧。
1988年,崩尖子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当时主要是宣传引导村民不要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
听说珙桐是珍稀植物,村民不再乱砍滥伐,但盗挖贩卖野生珙桐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村民进山采集珙桐种子,摸索人工育苗方法,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栽培珙桐,以期售卖。保护区野生珙桐数量急骤减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
2017年,崩尖子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聘请巡护员13名,常年对保护区20万亩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进行巡查管护。
田代元每周上山巡查两次,清点野生珙桐数量,发现有藤蔓缠绕等影响野生珙桐生长的情况,便及时处置。为了不破坏珙桐幼苗根系,田代元坚持不用锄头,不用除草剂,每隔一段时间就用镰刀割去树下杂草。他还定期给珙桐幼苗浇水、施肥,防止牲畜破坏珙桐幼苗。
保护区于2019年启动珙桐拯救保护项目,经湖北省林业局批准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珙桐)拯救繁育基地。保护区根据珙桐生长习性及野生珙桐分布情况,在城五河村人工栽培珙桐。当年,保护区人工栽培91.6亩、6412株珙桐幼苗。
长阳崩尖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植德介绍,珙桐繁育基地在保护区的试验区范围内,允许适当人为活动。通过人工栽培珙桐造林,不仅可以增加森林面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还可以美化村庄环境,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截至目前,基地珙桐幼苗成活率超90%。“5年以后的春天,漫山遍野的鸽子花,将在崩尖子绽放。”田代元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