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工会组织真温暖!”已退休7年的武汉市武昌区居民肖继华激动地说。
67岁的肖继华居住在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都市桃源小区,退休后就未曾参加过工会活动。今年4月,小区组建工会小组,曾经担任过单位工会主席的他,被推选为小组长。
肖继华的心声,也是武昌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声。
随着经济体制、发展方式和就业形式的深刻变化,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企事业单位工会服务“8小时之外”覆盖不到;职工退休后转为社会管理,企事业单位联系服务难以实现;各类灵活就业群体数量多、流动性强,工会组织团结引领难度大等等,这是当前工会组织在社区层面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为此,武昌区总工会按照共同缔造工作要求,广泛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思路,打破工会工作限于企事业单位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适应基层治理单元重塑要求,把服务对象向小区延伸,把服务资源向小区拓展,将工会组织建到职工群众“家门口”,在基层治理单元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米”。
“在小区(片区)建立工会组织,是个新生事物,需要积极创新实践和大胆尝试。”武昌区总工会经过深入调研,将小区(片区)工会小组确定为“功能型”工会组织,主要职责是联系服务退休职工、新就业群体、流动务工人员和居住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等,不承担传统工会小组的发展会员、收缴会费、转接工会关系等职能。
目前,武昌区62个第一批试点小区(片区)均已建立工会小组。每个工会小组将职工群众所需和工会所能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办理1-2件实事项目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心系退休职工——
创新打造“功能型”工会组织
整齐规划的小花坛、温馨的休闲角、实用的晒衣区、花团锦簇的居民议事区……走进白沙洲街道解放桥社区炭厂角省船厂宿舍,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菜棚满地、污水四溢、居民连衣服都不敢挂出来晾晒的“大菜园”。
“是工会小组的加入,让咱们这个老旧小区实现了‘逆生长’。”炭厂角省船厂宿舍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无物业管理。今年4月,该片区工会小组通过社区工会争取上级工会和武汉市东湖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支持,提出小区“幸福微改造”计划。
80岁工会小组长童维银负责做居民们的思想工作,发动居民拆除旧棚、清理菜地;40岁的工会小组组员文亮负责“幸福微改造”图纸设计,并参考老年人及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将中国红与灰色作为主色调;68岁的工会小组组员陆文军则调动了小区内一批专业画手共同进行墙面作画。
有了“好环境”,还要有“好生活”。
在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都市桃源小区,不少居民反馈一个共性问题——家里有些老旧的电器因为缺少零件而长期闲置,丢了又可惜。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工会小组在居民议事会上提出,建一个工具屋,将居民家里闲置的扳手、钳子、螺丝、电线等工具集中到一起,谁家有需要谁家用,让闲置的工具“活”起来。意见一提出,居民纷纷响应,不到一周时间,工具屋里已收集了几十种维修工具。
工具有了,谁来管理?怎么使用?工会小组公开征集维修达人、能工巧匠,很快退休职工踊跃报名,有人懂家电维修,有人懂机械常识,有人以前做钳工,就这样,小区暖邻维修互助队成立了。
如今,居民家里只要出现管道漏水、电器损坏等日常生活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拨通退休职工暖邻维修互助队的电话,不出几分钟,维修队成员就会上门解决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退休职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目前,武昌区多个工会小组根据职工群众的需求,链接下沉单位和上级工会等多方资源,采取众筹的方式来美化小区环境,改造适老化设施,打造共享活动空间;组建老街坊、老师傅、老巧匠等各类便民服务队12支,为职工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刀具打磨、理发、代买等便民服务;成立各类邻里互助职工志愿队6支,照顾孤寡老人、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小区安全。
关爱流动务工人员——
多措并举办实事解难题
“受伤快一年了,电话打了无数次,保险公司都以各种理由没有给我赔付,工会维权小组介入不到一个月,现在这个事情就有眉目了。”来汉务工的汉街外卖员吕东权感慨地说。
去年5月7日,吕东权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意外,导致腿部骨折,近一年的时间,保险公司一直没有赔付,由他自己垫钱治疗。
今年4月,当吕东权看到水果湖街道机安社区工会驿站设有驻家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工会维权工作人员反映了自己的情况。随后,工会调解员和律师组成的维权小组为他提供了交通事故赔偿、伤残认定、医疗费用追讨等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并联系了保险公司。经过反复沟通调解,根据双方责任划分,保险公司答应赔付70%的医药费,并给予一定的误工补贴。
“像吕东权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劳动关系复杂、用工形式不一,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劳动者举证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武昌区总工会将“法院+工会”“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调解资源向工会驿站延伸,让流动务工人员就近就便反映问题、接受调解,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工会驿站不仅可以提供取暖纳凉、饮水如厕、歇脚休息、热饭烘衣、充电上网、图书阅览等多种基础服务,还会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安全教育、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以及子女托管、婚恋交友、商户优惠等特色服务。”据介绍,为让更多的流动务工人员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武昌区总工会制定了《流动务工人员临时困难关爱救助办法》,对流动务工人员本人或家庭成员突发疾病、发生灾害等情况,给予1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今年以来,已向14名流动务工人员提供临时困难补助金。
“今年是我们家领取‘金秋助学’补助金的第三个年头。”珞珈山街道环卫所环卫工刘芳思和丈夫均是环卫工,家里3个孩子都在上学,经过社区工会、街道工会联合会层层审核后,被纳入建档困难职工管理名单,不仅每年有助学金,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
温暖新就业群体——
与城市治理“合伙人”双向奔赴
被温暖着、善待着,也传递着温暖,善待着别人。
一大早,快递小哥陈健为社区周婆婆送来一份早餐,顺便带走了她家门口的垃圾,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电信片区位于武昌区杨园街道润园路,高龄退休职工占比较高,他们行动不便,生活采买、看病出行都存在困难。在片区工会小组的号召下,辖区顺丰、京东、中通等站点14名快递小哥与25名高龄退休职工开展“一老一新”结对帮扶,自发帮助高龄退休职工清理门口垃圾、敲门确认安全,提供智能手机教学、送餐等服务。
武昌区社区工会和小区(片区)工会小组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当好群体自治员、流动前哨员、志愿服务员,组建助老服务队、公益服务队、便民服务队。
红巷工友志愿队、黄鹤骑士志愿队、红色骑士志愿队……目前,武昌区组织新就业群体成立了34支各类志愿团队。他们通过“随手拍”“随时报”等形式及时反馈乱停乱放、道路破损、环境脏乱等现象,并参与高龄退休职工结对帮扶、防火防诈宣传、文明行为劝阻等活动,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家政服务等活动。
“他们是守护居民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城市治理的‘合伙人’。”电信片区工会小组成立轻骑哨志愿队,组织快递小哥当起防诈“哨兵”。
很多老人轻信电话推销、网络小广告,购买了保健品、床垫、骆驼奶等有诈骗性质的产品,价格特别贵,动辄大几千上万元,商家往往采用快递到付的方式,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每当发现这样的情况,轻骑哨志愿队成员们就会马上联系社区,通过社区联系老人的子女,在付款前将快递拦截下来,阻止老人上当受骗。
“很多老人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不法商家抓住老人害怕孤单、与亲人相处交流少的弱点,通过长时间电话‘鸡汤’等各种话术,引诱老人下单购买。”以前,轻骑哨志愿队成员送完单就走,现在,他们会留下来与老人聊聊天解解闷,老人们都把他们当亲人。
文图由武昌区总工会提供